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艺术论文

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艺术论文

ID:1438558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1

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艺术论文_第1页
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艺术论文_第2页
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艺术论文_第3页
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艺术论文_第4页
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艺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艺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音乐教学论文音乐艺术论文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体验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它给人们提供悦耳的审美感受,同时又负载着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崇高使命。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是中学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这无论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还是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诉诸形象思维,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根据实践的需要,人的思维方式有两种。一是抽象思维,一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材料的基础上,用概念进行思维。形象思维则是在感性认识材料的基础上,用形象进行思维。音乐作品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客观世界,离不开形象思

2、维。如,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无锡景》(江苏民歌)。这首歌生动地介绍了无锡城的历史、湖光山色以及特产,旋律细腻秀美。歌词中的梅园、鼋头渚、惠山都是无锡著名的景点,而这些景点各具特色,使太湖边上的锡城显得更具魅力。这首民歌用形象思维的方法,直陈其事,把无锡的湖光山色勾画得秀美而诱人。辅之于委婉的乐曲,使我们不仅感受到无锡景美,而且感受到无锡人美。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给学生展示了浩淼的太湖,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结合的无锡市容,以及无锡著名的景点,让学生诉诸于形象思维,产生审美感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3、视唱这首民歌,体会轻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在学生视唱的基础上,笔者注意以美启智,对作品的速度、力度、曲式、调式等表现手段作适当分析,唤起学生美好的想象。从而使学生从作品的形象之美与旋律、节奏之美的和谐统一上认识江苏民歌的基本特点。二、把握艺术形象,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作品艺术形象的把握中,体验作品中情感的起伏变化,或褒或贬,或扬或抑,或喜或悲……只有如此,学生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如,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长江之歌》。

4、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这不仅因为长江的源远流长,还因为长江的波澜壮阔!《长江之歌》是一首赞美的诗,是一幅多彩的画。“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慨……”艺术形象鲜明突出,歌词气势澎湃。歌曲开头几个乐句以弱拍始,为乐句的后半部分蓄势,尤其是“走来”、“风采”、“奔去”、“气慨”,更是豪迈而富有激情,形成了跌宕起伏的节奏和热情奔放的声调。歌词的结尾直抒胸臆,讴歌长江,使歌曲的感情达到高潮。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艺术形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味作者的审美发现和审美创造

5、。并且以激情朗诵的方法,唤起学生对艺术形象的复现,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紧接着,笔者以示范的方法,唱出了对母亲河——长江的赞美之情,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在学生视唱过程中,笔者又精心指导学生正确把握附点音符的唱法,以及如何掌握延长音的时值。从而使学生按照乐曲的特点,感受作品艺术形象的卓越风采。三、潜入作品意境,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音乐作品以情感见长。而丰富的情感往往交融于对客观景物的形象勾画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潜入作品的意境,通过对作品的感知和体验,触摸音乐作品思想感情的脉搏。如苏教版《音乐》八年级(上)《梦驼铃》。作品所梦为境,

6、所思是情,咏叹了“丝绸之路”的难忘历史。以作品的第一乐段为例:“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黄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这里,作者以诗化的语言,再现了开拓“丝绸之路”的曲折与艰辛。歌词中的“高峰”、“黄沙”、“驼铃”使人联想到远征途中层峦叠嶂、大漠漫漫、驼铃声声的景象。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历史见证。唱着这首歌,使我们对先辈的开拓精神油然而生敬意。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悟作品的意境。同时,在演唱中体会作品所传达的感情。例如,33321

7、2276—

8、6·6

9、52

10、3———

11、,“攀登高峰望故乡”中的“望故乡”音调渐弱,“故乡”落在低音上。显然,这里真切地传达了一种远离故土的思乡之情。“黄沙万里长”中的“黄沙”以附点音符突出,“万里长”的“长”要唱足四拍,从而再现了路漫漫的恶劣环境。这种情与景的交融,激起了学生的情思。四、伴随情感变化,加强学生的审美体验音乐具有思想教育、审美、娱乐三大功能,它是情感的艺术。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随着音调节奏的起伏变化体会作品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情感变化中加强审美体验。如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下)《友谊地久天长》。这首苏格兰民歌以舒展的节奏和委婉的旋律,表达了人们珍视

12、友谊和追求友谊的真挚感情。“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歌曲开头以强烈的反诘,激起人们对朋友的怀想。5

13、1·113

14、2·123

15、1·135

16、6——这里的换气符号既为了使后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