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

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

ID:14393636

大小:981.92 KB

页数:70页

时间:2018-07-28

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_第1页
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_第2页
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_第3页
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_第4页
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姓名:王毅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物理海洋学指导教师:蒋兴伟2011-06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摘要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引进SWAN(SimulatingWAvesNearshore)模式(Booijetal1999)开展海浪预报应用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利用SWAN模式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和全球海浪预报系统。本文的目标之一是利用数值实验的方法对国家海洋环

2、境预报中心的业务化海浪模式进行改进,提高预报可靠性。本文的第二个目标是作为“海洋二号”卫星应用的预研究,利用最优插值方法同化Jason-1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数据形成预报初始场,评估卫星数据同化对三天预报的改进作用,为将来我国“海洋二号”卫星数据的应用提供参考。在海浪模式的各源项当中,能量耗散是目前了解最少的物理过程。有关海浪耗散机制和参数化的理论研究和观测分析很多,但是对海浪何时耗散、如何耗散、耗散后能量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Mitsuyasu2002;TheWISEGroup2007;Janssen20

3、08)。为了要确定海浪模式中耗散源函数,目前的做法是通过实验观测结合理论分析给出海浪耗散的函数形式,然后采用数值实验确定这个海浪耗散函数中的参数(Babaninetal2007)。本文在前人提出的白冠型海浪破碎(Hasselmann1974;Komenetal1994;Janssenetal2004)和饱和型海浪耗散(Phillipsetal1985;Alves和Banner2003;Westhuysen2007)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饱和型风浪耗散源函数。新提出的耗散源函数采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相性”观点(Babanineta

4、l2007),即风浪谱的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的耗散机制有所不同:在高于2倍谱峰频率时采用的是饱和型耗散机制;低于2倍谱峰频率时采用的是本文调试改进后的白冠型耗散机制。在新提出的耗散源函数中,不再把高频Phillips饱和参数作为一个常数(Alves和Banner2003;Westhuysen2007),而是随波龄变化,其变化规律直接取自观测分析的结果(Babaninetal1998);在海浪谱的低频部分,从本文的理想数值实验和国外的相关研究工作(例如Banner和Young1994;Rogers2003)中可以推测:海浪耗散系数

5、与频率之间24的依赖关系应该介于σ和σ(σ是海浪的角频率)之间,而且可能还依赖于波龄(Komenetal1994)。上述观点在风浪随风区成长以及风浪谱成长的理想实验1SWAN模式及数据同化技术在海浪预报中的试验研究和应用中得到了支持和验证,它们的主要作用有两点:第一是显著改进了对低风速充分成长状态风浪的模拟效果,第二是显著改进了对海浪谱高频部分的模拟效果。海浪高频谱的改进对有效波高预报的意义可能不大,但对于计算依赖于海浪谱高阶矩的谱峰度、谱宽度、波生应力等特征量则至关重要。影响海浪预报可靠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海浪预报初始场。

6、众所周知,要在海洋上获得观测数据非常困难。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于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能够获得大量的近实时海浪观测数据,使得通过数据同化方法改进海浪预报成为可能。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高度计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不久就会有来自于我国高度计卫星的实时海浪观测数据,这对我国海浪预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本文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关于海浪同化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矩阵的研究以及关于Topex/Poseidon和Jason-1卫星高度计有效波高观测误差的验证分析,用最优插值方法为SWAN模式增加了一个海浪同化模块。其

7、中的海浪谱重构方法采用了欧洲中心(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简称ECMWF)的海浪同化方案:首先把海浪谱区分为风浪谱和涌浪谱,在风浪情况下认为有效波高在同化前后的差别主要来源于对风速的修正;在涌浪情况下假定传播时间和波陡不变,同化前后的特征频率由同化前后的有效波高直接确定。本文的最优插值同化模式和参数化改进工作都是建立在SWAN(Booijetal1999)模式基础之上。SWAN模式最初被设计为浅海小尺度海浪模式,但是近年来该模式发展为可以用于任意尺度(TheS

8、WANteam2006)。在此之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已经利用SWAN模式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及中国近海的海浪预报系统。本文把SWAN模式改进用于全球海浪预报,模拟了2009年全年的日常海浪预报,并利用浮标和卫星高度计数据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参数化改进有助于改善海浪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