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

ID:14397173

大小:288.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7-28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课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基本史实;简述“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的表现分析其原因。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秦朝、隋朝两个朝代相似之处,让学生学习运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安定团结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教学重点:开皇之治贞观之治教学难点: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及政策课时安排2课时主备人教案执教人修改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提问:1、秦朝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共存在多少年?2、回忆上学期所学过的主要内容?二:导入新课三、新

2、授课(一)、隋朝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板书)1、隋朝建立(板书)⑴、时间、建立者(板书)⑵、年号、都城。(板书)提问:1、隋朝建立时间?建立者?2、隋朝的都城?年号?2、统一全国:589年(板书)3、开皇之治(板书)⑴、原因(板书)⑵、结果(板书)(二)、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板书)1、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板书)2、唐朝的建立。(板书)⑴、时间、建立者(板书)⑵、年号、都城。(板书)提问:⑴隋朝的起止时间?建立者?⑵什么叫做“开皇之治”?结果怎样?有何意义?⑶、隋朝统一的时间?唐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四、小结:五、作业:1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读课

3、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教学反思:上课专心听讲,课堂气氛活跃,但知识点太多,学生记忆太难。第2课时复习导入:一、复习旧课,提出问题。提问:⑴隋朝的起止时间?建立者?⑵什么叫做“开皇之治”?结果怎样?有何意义?⑶、隋朝统一的时间?唐朝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三)、贞观之治(板书)1、李世民登基(板书)⑴、时间(板书)⑵、年号、都城。(板书)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板书)3、结果(板书)⑴、时间627---649.(板书)⑵、情况: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板书)提

4、问:⑴、李世民登基时间?年号?都城?⑵、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时间?结果怎样?(四)、课堂小讨论。怎样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四、小结:五、作业:1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地图,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教学反思:学生能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浓。时间太多,学生容易记忆混淆。第二课走向全盛的唐朝(课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武则天和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的情况;能够概括“开元盛世”的社会现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动手触摸教师提供的模具,使学生学会从图片和模型中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5、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唐朝前期统治者有关用人的史实的了解,让学生明白用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教学重点:开元盛世教学难点: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政策课时安排2课时主备人教案执教人修改方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复习导入:一、提问:⑴、李世民登基时间?年号?都城?⑵、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时间?结果怎样?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一)、女皇武则天(板书)1、简介武则天(板书)2、评价武则天(板书)⑴、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板书)⑵、措施、影响。(板书)提问:1、简介武则天?2、武则天称帝时间?年号?3、怎样评价武则天?四、小结:五、作业:做同步练习册学生答学生默

6、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结合电影《武则天》抽3----5位学生讲故事回答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由各小组长发言,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学反思:上课专心听讲,课堂气氛活跃,但知识点太多,学生记忆太难。第2课时复习导入:一、提问:1、简介武则天?2、武则天称帝时间?年号?3、怎样评价武则天?二:导入新课三、新授课(二)、开元盛世(板书)1、唐玄宗即位(板书)2、开元盛世(板书)⑴、原因(板书)⑵、措施(板书)①、任用贤能(板书)②、整理财政(板书)③、发展生产(板书)④、废除酷刑苛法(板书)⑤、倡导节俭(板书)3、结果(板书)学生答学生默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抽3-

7、--5位学生讲一讲唐玄宗的故事。学生齐读回答4、齐读《忆昔》.(板书)提问:⑴、唐玄宗登基时间?年号?⑵、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起止时间?结果怎样?四、课堂小讨论。怎样评价唐玄宗?五、小结:六、作业:做同步练习册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再由小组长发言,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教学反思:学生能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浓。武则天、开元盛世的措施,学生容易记忆混淆。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课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了解科举制度给隋唐带来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唐朝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况。3、情感态

8、度价值观:让学生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认识制度创新是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