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

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

ID:14406403

大小:1.98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知道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文革”的发起和结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过程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照片,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探索建设社会主

2、义的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几次失误和成就,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先进人物。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教训。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党做了哪些工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图片展示:中共八大主

3、席台(一)中共八大——良好的开端2.教师讲述:中共八大的基本情况。1956年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提示:中共八大的决策完全符合国情,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所以,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4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4.教师过渡:中共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些

4、,所以在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展示总路线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总路线?提示:一方面它指明了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3.史料展示:材料: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高炉,用土法炼钢。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到1958年底,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产量指标完成,但只有800万

5、吨合格,有300万吨钢无法使用,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4.学生分组讨论:①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大跃进”在工业上的表现是什么?②在这一生产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错误是什么?③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怎样的后果?提示1:以钢为纲,全国掀起疯狂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提示2: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提示3: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5.史料展示:这个人们所不敢想的早稻高产纪录,是充分发挥共产主义风格大胆革新的成果。……插秧的密度,实际上已经很难用多少棵来计算了,因为整块田的稻子都是一根紧靠一根的。在验收时,人们曾选一平方尺的面积进行实测,

6、据实测结果推算,平均每亩约有七百六十八万穗。把鸡蛋随便地放在覆盖着稻穗的田上面滚动,鸡蛋始终不会掉到田里去。可见这块田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6.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大跃进”在农业上的表现是对农作物产量的估计严重浮夸。人民群众和很多党员干部不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处理问题。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损失,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了挽回损失,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7.提出问题:探索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

7、们能得到哪些启示。提示:原因:①对国情分析不够,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启示: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目标导学二:“文化大革命”(一)“文革”的开始1.史料展示:材料一:1966年5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通知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