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爆炸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ID:14406545

大小:7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8

爆炸的机理及影响因素_第1页
爆炸的机理及影响因素_第2页
爆炸的机理及影响因素_第3页
爆炸的机理及影响因素_第4页
爆炸的机理及影响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爆炸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马行空官方博客:http://t.qq.com/tmxk_docin;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爆炸基本概念【大纲考试内容要求】:1.了解爆炸的机理及其分类;2.熟悉各种爆炸的反应历程。3.了解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教材内容】:第二节爆炸基本概念一、爆炸的概念(一)爆炸的机理及其分类在自然界中存在各种爆炸现象。广义地讲,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或转化过程,是系统蕴藏的或瞬间形成的大量能量在有限的体积和极短的时间内,骤然释放或转化的现象。在这

2、种释放和转化的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将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等。爆炸可以由不同的原因引起,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爆炸,归根结底必须有一定的能源。按照能量的来源,爆炸可以分为三类,即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1)物理爆炸。物理爆炸是由系统释放物理能引起的爆炸。例如,高压蒸汽锅炉当过热蒸汽压力超过锅炉能承受的程度时,锅炉破裂,高压蒸汽骤然释放出来,形成爆炸;陨石落地、高速弹丸对目标的撞击等物体高速碰撞时,物体高速运动产生的功能,在碰撞点的局部区域内迅速转化为热能,使受碰撞部位的压力和温度急剧升高

3、,并在碰撞部位材料发生急剧变形,伴随巨大响声,形成爆炸现象;自然界中的雷电也属于物理爆炸,它是由带有不同电荷的云块间发生强烈的放电现象,使能量在10-6~10-7s内释放出来,放电区达到极大的能量密度和高温,导致放电区空气压力急剧升高并迅速膨胀,对周围空气产生强烈扰动,从而形成闪电雷鸣般的爆炸现象;高压电流通过细金属丝时,温度可达到2×104℃,使金属丝瞬间化为气态而引起爆炸现象;此外,地震和火山爆发等现象也能属于物理爆炸。总之,物理爆炸是机械能或电能的释放和转化过程,参与爆炸的物质只是发生物理状

4、态或压力的变化,其性质和化学成分不发生改变。(2)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由于物质的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如炸药爆炸,可燃气体(甲烷、乙炔等)爆炸。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煤粉、面粉等)以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混合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爆炸也属于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物质内潜在的化学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使其化学反应产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结果。一般气体爆炸和粉尘爆炸的压力可以达到2×106Pa,高能炸药爆炸时的爆轰压可达2×1010Pa以上,二者爆炸时产物的温度均可达到3×103~5×1

5、03K,因而使爆炸产物急剧向周围膨胀,产生强冲击波,造成对周围介质的破坏。化学爆炸时,参与爆炸的物质在瞬间发生分解或化合,变成新的爆炸产物。(3)核爆炸。核爆炸是核裂变(如原子弹是用铀235、钚239裂变)、核聚变(如氢弹是用氘、氚或锂核的聚变)反应所释放出的巨大核能引起的。核爆炸反应释放的能量比炸药爆炸时放出的化学能大的多,核爆炸中心温度可达数107K,压力爆炸反应历程(二)爆炸反应历程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发生爆炸有热反应和链式反应两种不同的历程。按照链式反应理论,爆炸性混合物(如可燃性气体和氧气

6、)与火源接触后,活化分子就会吸收能量而离解为游离基,并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一系列的链式反应,释放燃烧热。链式反应有直链式反应和支链式反应两种。直链反应是指每一个游离基都进行自己的连锁反应,如氯和氢属于这一类反应。即氯分子在光的作用下被活化成两个氯的游离基,每一个氯的游离基都进行自己的连锁反应,而且每次反应只引出一个新的游离基,即:  Cl2+hv(光量子)=Cl·+Cl·  Cl·+H2=HCl+H·  H·+Cl2=HCl+Cl·  Cl·+H2=HCl+H·  H+Cl2=HCl+Cl·依此

7、类推  Cl·+Cl·=Cl2  H·+H·=H2支链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一个游离基能生成一个以上的新的游离基,如氢和氧的连锁反应属于此类反应,其反应历程为:I                  H2+O2=2OH·  Ⅱ                 OH·+H2=H2O+H·   Ⅲ                 H·+O2=OH+O·  Ⅳ                  O·+H2=OH·+H·链式反应历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1)链引发,游离基生成。(2)链传递,游离基作用于其他参与反应

8、的化合物,产生新的游离基。(3)链终止,即游离基的消耗,使连锁反应终止。链式反应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F(c)         v=——————————               (2—1)               fs+fc+A(1-a)式中F(c)——反应物浓度函数;    fs——链在器壁上销毁因数;    fc——链在气相上销毁因数;   A——与反应物浓度有关的函数;  a——链的分支数,在直链反应中n=l,支链反应中n>1。热反应历程是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