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健工具包使用方法培训 - 酒泉市肃州区卫生局 首页

健康保健工具包使用方法培训 - 酒泉市肃州区卫生局 首页

ID:14407069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8

健康保健工具包使用方法培训 - 酒泉市肃州区卫生局  首页_第1页
健康保健工具包使用方法培训 - 酒泉市肃州区卫生局  首页_第2页
健康保健工具包使用方法培训 - 酒泉市肃州区卫生局  首页_第3页
健康保健工具包使用方法培训 - 酒泉市肃州区卫生局  首页_第4页
健康保健工具包使用方法培训 - 酒泉市肃州区卫生局  首页_第5页
资源描述:

《健康保健工具包使用方法培训 - 酒泉市肃州区卫生局 首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健康保健工具包使用方法培训主持人:居民朋友们,大家好!为了配合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帮助广大居民朋友学会一些健康保健知识,掌握疾病预防、小病自治、意外自救的基本技能,做到“小病在乡村,保健在家庭”,甘肃省卫生厅设计制作了居民“健康保健工具包”。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中医专家为我们现场演示一下“健康保健工具包”的使用方法。特写镜头配音:改:工具包里有:刮痧板、刮痧油、拔罐器、艾灸条、中草药袋、盐袋、体温计、腰围尺、限盐勺、居民保健手册。一、刮痧板的使用方法字幕、配图、配音乐:刮痧疗法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

2、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对感冒、发烧、中暑、头痛、牙痛、落枕、痛经、疲劳、失眠、颈肩背痛、肠胃不适、食欲不振等有治疗作用。刮痧演示(字幕)解说:首先蘸上刮痧油,再按照病情需要选择适合部位刮痧。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刮痧时间一般在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刮痧部位多选择颈前喉头两侧,胸部、脊柱两侧,臂弯两侧或膝弯内侧。刮拭的方向一般为: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常见的刮痧穴位:头痛取穴:百会穴,神庭穴、天柱穴、太阳穴高热取穴:头部:印堂穴、人中穴背部:大椎穴、风门

3、穴、肺腧穴上肢:曲池穴、合谷肩膀疼取穴:颈部:哑门、风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胸部:中府、云门、缺盆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下肢部:足三里、条口、肩痛穴字幕、配图、配音乐:注意事项:1、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2、按照病情需要选择刮痧部位3、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4、注意保暖,避风避寒。5、刮痧出痧后8小时以内不要洗澡。1、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肝病、肾病、精神病、皮肤病、皮肤破损、有出血倾向的病人不能刮痧,孕妇不能刮痧。二、拔罐器的使用方法配图、配音、配音乐:拔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挤

4、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对头痛、眩晕、咳嗽、气喘、腹痛、腰疼、颈肩背痛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演示配音:检查罐口边缘是否光滑,取合适体位,转动抽气阀门,排出罐内气体,10分钟左右,开始起罐:轻轻转动拔罐器顶部阀门,使空气进入罐内,罐具即脱。治疗感冒常用的拨罐部位选大椎穴,肺腧,风门穴。每天选两个穴位,三个穴位交替选用。常见的拔罐穴位:胃痛取穴:中脘、足三里、天枢、内关、胃俞穴等。失眠取穴:心俞、肾俞、脾俞、内关、三阴交、安眠等。高血压取穴:大椎、肝俞、心俞、肾俞、

5、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注意事项:1、拔罐时如出现水泡,属正常现象。水泡小,则防止擦破水泡,待身体自然吸收;水泡大,则需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放出积水。2、起罐时手法需轻缓,不可硬拔。3、再次拔罐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淤血退去为标准;4、心脏病、血友病、精神病患者;全身浮肿、急性外伤性骨折、皮肤病或局部皮损患者;高热不退、抽搐、痉挛、极度衰弱、消瘦、皮肤失去弹力者等不能拔罐;孕妇不能拔罐。三、艾灸的方法配图、配音、配音乐:艾条就是用艾草的干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的。中医中经常采用艾条熏灸疗法,可以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的功效,达到防病保健

6、、治病强身的目的。演示配音: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约1~3cm进行熏灸,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使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雀啄灸:将一端点燃的艾条,置于施灸部位的皮肤上方,并不固定在一段距离,而是像雀鸟啄食一样的一上一下地施灸。回旋灸:艾条与施灸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或反复左右旋转地施灸。一般每处穴位或患处施灸10-15分钟,至局部皮肤温热红晕为度。隔盐灸:用把纯净干燥食盐将脐窝填平,放艾炷,将艾柱用线香点燃,待患者感到灼痛再更换艾炷,一般更换5~10壮为宜。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燃烧尽的

7、艾柱放入盛水的杯子中熄灭。隔姜灸:选新鲜老姜,切成厚约0.2~0.5cm的薄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将姜片穿刺若干个小孔。施灸时,姜片放置在穴位上,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然后用线香点燃。如患者有局部灼痛感,微微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后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此法有散寒止痛、温胃止呕等作用。燃烧尽的艾柱放入盛水的杯子中熄灭。常见的艾灸穴位:呕吐取穴:内关、中脘、膻中、气海、三阴交等。腹痛取穴: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等。2、下腹部:天枢、大肠腧、关元、内关、公孙等。便秘取穴:左腹结、天枢、支沟、上巨

8、虚、大肠俞、足三里等。注意事项:1.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2.施灸时注意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