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视知觉基础

设计的视知觉基础

ID:14411595

大小:1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8

设计的视知觉基础_第1页
设计的视知觉基础_第2页
设计的视知觉基础_第3页
设计的视知觉基础_第4页
设计的视知觉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设计的视知觉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设计的视知觉基础作者:顾大庆设计的视知觉基础作者:顾大庆设计的视知觉基础作者:顾大庆    按:传统课程素描、画法几何、形式构成用于视觉训练,其各自独立而单一的模式已成局限。《设计的视知觉基础》一文基于世界范围内设计教学的历史演变,基于对视觉思维的整体观照和科学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的视觉训练模式,通过一系列专题及相关练习整合视觉训练课程,为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文中就素描、画法系统、形式与视知觉研究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如传统素描与新素描的比较,传统素描侧重于绘画技法,新素描则侧重于

2、各种观察方法,有结构素描、负形素描、轮廓素描、雕塑素描、光影素描、质感素描等;如画法系统对于视觉思维的重要性;又如形式研究与视知觉研究的区别等等。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由十二个专题组成的视觉设计教程让我们看到了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包豪斯校长格鲁皮乌斯曾指出,艺术是教不会的。但设计不是纯艺术。可以说,设计能力是必须经过特别的训练方能获得的。文中提出的视觉设计教程,对于提高视觉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设计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尤东晶苏州环保学院)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究其本质

3、它们都是造形活动。既然是造形活动,就必然要借助于特定的视觉思维方式。所谓的视觉思维是指对视觉形式的感受能力,借助于形式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运用图形语言及绘画媒体对所见与所思进行描述的能力等。这种能力虽然是我们生来即具有的,但是流畅自如地使用视觉思维的方式去从事某些专门活动的能力必须经过特别的训练才能获得。     本文所介绍的即是这样的一个以视觉思维训练为目的的入门课程。它以视觉思维的整体性作为出发点,以现代艺术实践作为教学的源泉,打破了一般训练分门别类,以及先基础后综合、先简单后复杂、先技能后运用的单一教学方法,

4、特别是针对目前我们国内建筑教育中美术课程的改革以及如何使得设计的视知觉基础训练与我们所提倡的现代建筑的设计态度和方法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能性。     一设计与视知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和艺术历史学家、最早的美术学院的创办人瓦沙利(GiorgioVasari)指出,素描是绘画、雕塑和建筑这三门艺术之父。这句话既表达了绘画、雕塑和建筑三者同源的学院派观点,又指出素描是这三门艺术的共同基础这个事实。我们在建筑设计基础训练中所一直沿用的素描教学体系源于巴黎美术学院。从十八世纪开始,美术学院中普遍采用的素描教学模式

5、由三个渐进的训练阶段所组成∶一,大师素描作品的临摹;二,石膏模型写生;三,人体写生。这种训练的特点是强调写实,它着力于培养一种以准确性为原则的视觉机制,对具象的兴趣,以及对“如画(Picturesque)”的构图的明锐感觉。这样的一种视知觉本质上是与古典主义的设计态度相一致的。      建筑史学家希区柯克(Henry-Russel Hitchcock)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写了一本名为《从绘画到建筑》的书,以彰显二十世纪的现代艺术对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影响。他指出,抽象艺术,无论是绘画或是雕塑,它对现代建筑的基本价值

6、和主要意义在于提供了通常在建筑的尺度上很难进行的各种造形实验的成果。新建筑虽受新结构技术的启发和现代社会需求的推动,但是只有在现代抽象艺术的催化作用下才成为一种成熟的建筑形式。在他写这本书的时候,包豪斯的《预备课程》以《基础设计》之名传入美国已经有十多年,许多的建筑学校把是否在教学大纲内设置《基础设计》作为从古典主义建筑教育向现代主义建筑教育转变的主要标志。建筑史学家吉迪恩(Siegfried Giedion)如此评价包豪斯∶“只有明白了现代绘画所蕴含的概念才能真正了解包豪斯的作品。要是没有对新空间的感受,没有对质

7、感和平面的新兴趣,就难以研究包豪斯。”包豪斯明确提出了“感知的教育”这个课题,它强调一切从零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着重于培养一种对抽象形式的兴趣,新的时间和空间意识,以及对材料质感的敏感性。     从1671年法国皇家建筑学院成立算起,巴黎美术学院的学院派建筑教育已经超过了三百年。包豪斯的历史虽短,也近百年。然而我们今天讨论设计的视知觉训练这个问题时仍无法超越这两所学校的影响。我国的建筑教育长期以来走的是巴黎美术学院的路线,尽管建筑学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素描训练的传统却延续至今。不仅训练的方式

8、方法依旧,甚至训练的内容也没有太多的改变。《形式构成》这门课程在八十年代初被引入建筑学,是有关形式语言和造形方法的专门研究。它并没有取代传统的美术训练,而是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框架下独立发展。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用于取代传统的以古典柱式、制图和渲染为内容的设计入门教学。它的渊源虽然是包豪斯的预备课程,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主要针对平面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