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

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

ID:1441668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1

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_第1页
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_第2页
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_第3页
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_第4页
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  海子是我国当代最优秀的抒情诗人,关于这一论断可以在很多人的文章中找到,我也不再方便多说什么了。然而在海子众多首抒情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祖国或以梦为马》这一首,因为这一首是可以大声地读出来的甚至是吼出来的,尤其是在夜深诺大的广场上,就着清冷的夜风和深邃的夜空,大声的朗诵着,那种有点苍茫却是始终洋溢着的饱满激情就自然而然地心中涌动,如海子在《亚洲铜》所说的那样:“淹没一切的是海水。”那“亚洲铜”是什么?还不是生活在那遥远的东方(而“东方”在海子的许多诗句中指的还是祖国)那古老民族,有着古铜色肌肤和深埋地下植根于韧性的人们,而从这作于198

2、4年的《亚洲铜》到作于1987年的《祖国》就像变幻着炫色的火光,在那火光中诗人“以梦为马”奔跑在诗歌语言的抒情美上。当如今的诗歌那抒情的美变得像珍稀动物的时候,是海子用他那生命铸成的诗歌以及其中的抒情美冲击了读者日益贫乏的情感世界。抒情是什么?华兹尔斯说是“自然流露”,而“流露”本质上就意味着赠予,意味着一股潺潺流动的源泉不继对干涸的情感或者内心缺少水位的世界的冲击。这种冲击本身就是一种赠予,而《祖国或以梦为马》这首诗更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看诗题,正标题为“祖国”,然而全诗中关于祖国的描写很少,只出现了四次,而其中有三次是作为限定形容词出现的,限定的内容

3、中有两次是“语言”。“祖国的语言”,这个自然指的就是汉语了,而到了诗人的眼中,“神圣的祖国”的“语言”就是“诗”了,是那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而“开花落英于神圣祖国”的“火”,也就是那“无比辉煌无比光明”的“太阳”放射出的光芒。而副标题“以梦为马”呢?海子在前面加了一个“或”字,又用小括号圈起来,这说明在海子的眼中“以梦为马”是与“祖国”处于同等地位的,也就是说“以梦为马”也可以当作正标题来使用的,事实上,在整首诗中“以梦为马”一直是贯穿全篇的;“以梦为马”,这是多么浪漫的一句话,坚守着梦想不放,一生都像马背上的健儿驰骋在“远方”——北方辽阔的大草原或者时间无限的苍

4、茫之中,就像“太阳”一样永恒!而“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这句诗就是那大河的水,一波又一波地汹涌而来,是诗人感情抒发的泉源,也是冲击读者的洪流。因此,也正是一个好的诗题起到的作用,诗人从一开始就抒情了: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第一节中诗人就像宣誓一样,向我们宣明了“以梦为马”所要驰骋的所在地方——“远方”,“远方”具体指的是哪儿呢?在海子作于1988年8月的两首以《远方》为题的诗中,我们可以清楚知道,“远方”指的就是北方辽

5、阔的大草原,而其中的一首在副标题中就标明了“献给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指的是“龙梅与玉荣”两个“在暴风雪中看守公社的羊群”的藏族小姑娘了。然而到了另一首《远方》中所写的“远方”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6这就未免显得太过于费解了。在这“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的远方,诗人“更加孤独”,那时的诗人“自由而贫穷”,是痛苦并幸福着的。“远方”在诗人的心中是一处梦想的栖身地,可又未免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悲哀了。在海子作于1986年的那首《九月》中也曾这样写道: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这“远在远方的风”究竟是什么呢?而“远在远方”又是

6、多“远”呢?显然这不是一个纯实的概念了,湛江师院学院的张德明教授说那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的所在了,也是“时空并指”了(关于这一论断见于载在2007年第一期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存在主义与传统诗思的融通——细读海子〈九月〉》),而时空又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这又未免令生存于现实中的人们感到怅然若失了,作为诗人的海子我想他也不例外吧!要不他为何又在这句诗的后面说“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呢?我想诗人那时是痛苦的,短暂的生命面对无从把握的“远方”,就像陈子昂所说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吧。于是到了《祖国或以梦为马》中诗人就不得不说明在这追梦之程中的无奈了:“和

7、物质的短暂情人”“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这其中的“烈士”与“小丑”所讲也就是两种截然不同内心冲突了,要么杀身成仁,要么临阵脱逃,诗人自己不得不在这矛盾中突围,作出选择。因此可以说,从一开始海子就向我们流露出了浓烈的甚至是令人窒息的情感冲击了,这又为后面诗人情感的升华做好了准备。可这一切在诗歌语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比的应用,如“忠诚的儿子”与“短暂的情人”,“烈士”与“小丑”,这些都极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冲突,而后面的诗歌语言上的应用,也大多数是对比了,可并不是单调的运用,海子还在其诗句中运用了如梦如呓般比喻、排比、假设等等修辞或句式,使其诗歌达到

8、了梦幻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