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养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养

ID:1441923

大小:207.5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7-11-11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养_第1页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养_第2页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养_第3页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养_第4页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素养温儒敏一、谈谈新课标二、谈谈新高考三、关于新教材四、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一、谈谈新课标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素养”是整个课标的基础。重视从个人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修养三个方面来解释和要求“素养”。美国的核心素养包括三个领域11个指标:学习创新素养(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信息媒体与技术素养(信息、媒体、技术)、生活与职业素养(灵活性与适应性、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会与跨文化素养、创作与责任、领导与负责)。日本则提出“21世纪能力框架”,包括:基础能力(语言、数量关系技能、信息技能)、思维能力(发现解决问题、创造、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元认知

2、、适应力),实践能力(自律、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可持续发展)。从核心素养角度来改革教育,是世界性的潮流,目标是培养新一代全人,能应对21世纪的有能力的国民。带有战略竞争的意图。中国提出教育的核心素养,是有前瞻性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的课程目标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些语文学习活动,来提升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选修1和选修2三个部分。必修1年,有7个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积累、梳理与建构、当代文化参与、整本书的阅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以及文学

3、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选修1,任务群5加4:5个研习任务群:中华传统文化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加上4个共同任务群:语言积建构、当代文化参与、整本书的阅读,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选修2,任务群6加4,包括: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加上4个共同任务群。对现有的教育和教学那种僵化的扼杀个性的做法已经引起公愤,虽然很无奈,但大家都希望有所改进,有所解脱。改革很可能碰到应试教育这个巨大的绕不开的现实,必须面对这

4、个现实,但又不能完全屈服这个现实,这就需要平衡。一线老师要了解改革的动向,树立素养教育观,考虑本学科学到的东西除了面对考试,到底还能为学生的素养提升提供什么营养,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成为能力培养的载体。除了关注课程和学科,还要多关注人的综合素养的提升;除了高考和中考,更多从本源性角度去理解教学的意义。二、谈谈新高考从以前3加X的模式,改为实行3加3模式。大学录取从以前光是凭借高考成绩,改为“两依据、一参考”。不分文理科、不再一考定音、不唯分数是论。这些措施实行有“三难”。最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有明显的变化。一、考阅读能力、阅读量与阅读速度。二、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大大拓展。三

5、、更加注重检索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四、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谈谈新教材三科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三科统编,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内容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内容。语文新教材的几个特色。使用新教材的几点建议。一是多读书会读书读整本书。“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配套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提供了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发展特点的一大批好的作品。搭建起“教读自读-课外

6、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机制。让孩子从小“海量阅读”,读些“闲书”,读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语文课不只要精读精讲,不要“抠”得太死,更要交给学生各种实用读书方法,比如快读、浏览、跳读、猜读、群读、还有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二、课文更换近三分之二古诗文比重适度增加课文选篇时倚重于4个标准:经典型、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兼顾时代性。尚未沉淀的“时文”少了,一些经典又回来了。传统文化篇目比重大大增加。古诗词教学,重让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刚开始说不清美在哪里,但却会慢慢积淀。读古诗多让学生吟诵。古诗词教学,重让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刚开

7、始说不清美在哪里,但却会慢慢积淀。读古诗多让学生吟诵。要不要把“国学”当作课程?没有必要。小学不要开设什么“读经”班。多读点优秀的古诗文就挺好。三、防止反复操练不等于不要训练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被弱化,老师不好把握教学知识点,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梯度被打乱。有的课上得很“花哨”,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把课程的知识点能力点明晰,重建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教材不宜体系化,但总要有体系。要求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课程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