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道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

走道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

ID:1443753

大小:9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11-11

走道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_第1页
走道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_第2页
走道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_第3页
走道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_第4页
走道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道钢结构加固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工方案17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二)建设单位:(三)工程地点:。(四)主要工程内容:现有走道板进行加固。(五)工程期限:按甲方要求。二、施工方案加固方法:在走道板下用钢结构顶柱、隅撑、悬挑斜支撑进行加固;钢结构生根全部在现有牢固的结构上。施工工序:障碍清理———搭设脚手架———钢结构制作——除锈,底漆两遍,中间漆一遍——钢结构包装运输——高强螺栓预埋——钢结构安装——面漆两遍,防火漆一遍———拆除脚手架——室内修复——工程质量自检(一)障碍清理对施工区域内一些设施及物品进行保护性清理。(二)搭设脚手架1、搭设脚手架使用的金属管材有严重锈蚀、弯曲、压

2、扁或裂纹,钢管扣件有脆裂、变形、滑丝者,禁止使用。2、钢制脚手板应采用2—3毫米I级钢材,长度1.5—3.6米,宽度23—25厘米,肋高5厘米为宜,两端应用联结装置,板面应钻有防滑孔,凡有裂纹、扭曲者不得使用。173、木脚手板应采用厚度不小于5厘米杉木或松木板,宽度以20—30厘米为宜,凡腐朽、扭曲、斜纹、破裂和大横透节的不得使用。板两端8厘米处用镀锌铁丝箍绕2—3圈或用铁皮钉牢。4、钢管脚手架立杆应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或垫木上,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5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立杆、大横杆接头应错开,要用扣件连接拧

3、紧螺栓,不得用铅丝绑扎。5、底层搭设前,应将底部夯实并垫以木板、绑扫地杆。6、脚手架负荷量,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70千克。如果负荷量加大,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实际计算进行架设。7、脚手板必须铺设平稳,两板之间不得有大的空隙,不准有探头板,并应有防滑措施。8、安全网塔设里外口横杆平直,外口横杆比内口横杆高出50厘米以上,每隔3米绑斜支杆一根,隔一根,拉一根拖拉绳,网与网之间搭接必须平密、栓牢。9、其它质量安全要求必须符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三)钢结构制作部分工艺过程: 1、下料图单 (1)此工序为材料检验部分,其内容包括对工程所选用的型号、规格的确认以及

4、材料的质量检查。 17(2)质量检测标准: 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检验方法: 检查钢材质量证明书和复试报告,用钢卷尺、卡尺检查型号、规格。 2、放样、号料 (1)放样划线时,应清楚标明装配标记、螺孔标注、加强板的位置方向、倾斜标记及中心线、基准线和检验线,必要时制作样板。 (2)注意预留制作,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切割、刨边和铣加工余量;安装预留尺寸要求。 (3)划线前,材料的弯曲和变形应予以矫正。 3、下料: (1)钢材剪切面或切割面应无裂纹、夹渣和分层。 (2)质量检验方法:目测或用放大镜、钢尺检查。 4、组立、成型 钢材在组立前应

5、矫正其变形,并达到符合控制偏差范围内,接触毛面应无毛刺、污物和杂物,以保证构件的组装紧密结合,符合质量标准。组立时应有适量的工具和设备,如直角钢尺,以保证组立后有足够的精度。 采用设备为Z12型型钢组立机。 (1)点焊时所采用焊材与焊件匹配,焊缝厚度为设计厚度的2/3且不大于8 mm,焊缝长度不小于25 mm,位置在焊道以内。 17(2)预组立的构件必须进行检查和确定是否符合图纸尺寸,以及构件的精度要求成型。 (3)组立成型时,构件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其结构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有关标准规定。经检查合格后进行编号。 5、焊接: 焊接工艺: (1)焊接后边

6、缘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等必须清除干净,以减少产生焊接气孔等缺陷的因素。 (2)引弧板应与母材材质相同,焊接坡口形式相同,长度应符合标准的规定;使用手工电弧应满足以下规定:使用状态良好、功能齐全的电焊机,选用的焊条需用烘干箱进行烘干。6、制孔 (1)采用设备:摇臂钻 (2)质量检验标准: 螺栓孔及孔距允许偏差符合《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3)质量检验方法:用直尺、钢尺、卡尺和目测检查。 7、矫正型钢 (1)使用设备:翼缘调直机 (2)工艺要求:操作人员熟悉工艺内容并熟悉掌握设备操作规程,矫正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允许偏差符合《钢结构

7、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钢板矫正允许偏差 178、端头切割 :焊接型钢柱梁矫正完成,其端部应进行平头切割,所用设备为端头铣床; (四)除锈,刷底漆两遍,中间漆一遍除锈采用专用除锈设备,进行抛射除锈可以提高钢材的疲劳强度和抗腐能力。对钢材表面硬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漆膜的附和不需增加外加的涂层厚度。除锈使用的磨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施工环境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经除锈后的钢材表面,用毛刷等工具清扫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除锈合格后的钢材表面,如在涂底漆前已返锈,需重新除锈。 钢材除锈经检查合格后,底漆两遍,中间漆一遍,且漆膜总厚度不小于150

8、μm(微米),易腐蚀及生锈的主体结构部位宜增加涂层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