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弯曲是真实的吗?

空间弯曲是真实的吗?

ID:14439271

大小:82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8

空间弯曲是真实的吗?_第1页
空间弯曲是真实的吗?_第2页
空间弯曲是真实的吗?_第3页
空间弯曲是真实的吗?_第4页
空间弯曲是真实的吗?_第5页
资源描述:

《空间弯曲是真实的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空间弯曲是真实的吗?谭强广西南宁市一点通教育咨询中心摘要:如果“相对空间”的假设引发逻辑矛盾【1】,则“弯曲空间”可能只属于数学概念而非物理真实;从天文观测实验出发,用类比法可得到平直时空的附加引力假设公式,其对四大天文现象的计算值与观测结果一致;更重要的是,双星进动的假设公式理论值,与双脉冲星PSRJ0737-3039A/B和DI海格立斯双星的观测值相符。关键词:数学空间;物理空间;平直时空;万有引力;附加引力;双星进动;暗物质;等效质量.引言在自然科学的整个体系中,空间概念是不可缺少的。“数学空间”研究的是形式的符号体系,而“物理空间”则是对象的经验描述。数学几何是一种

2、逻辑结构的理论,它只与给定的一组公理的逻辑蕴涵有关,完全独立于科学的研究。在原则上“数学空间”可以不涉及外部世界的现象和物体,以及这些现象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而只涉及自己的想象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初,高斯猜想在宇宙尺寸中空间可能是属于“非欧几何”的。罗巴切夫斯基猜想,非欧几何可能是“巨大尺度形式的几何”,他根据当时的最新天文观测资料,对尽可能大的天体三角形作了角度计算,结果仍无法观测到空间几何的非欧表现。黎曼给“一无所有”的空间赋以“恒定的曲率”的假定,也只是一种数学处理手法,它是否包含真实的物理内容,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爱因斯坦将“弯曲空间”的数学概念推广,用空间结构

3、的几何性质来描述引力场,试图使非欧几何学获得实际的物理意义。“物理空间”究竟是“欧氏空间”还是“非欧空间”?这个问题是“数学真理”与“客观真理”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靠“思辩”而是靠“实践”。根据目前的观测可以判断:我们生活的空间是“欧氏空间”。如果假定“空间”是“有限”的,就必须回答“有限的空间之外是什么?”1广义相对论的七大难题1.1“奇点”的存在广义相对论(以下简称GR)引力场方程(1-1-1)是高度非线性的,一般不能严格求解,只有在对时空度规附加一些对称性或其他条件下,使方程大大简化,才有可能求出一些严格解。在引力场球对称的假定下,可以得到方程的史瓦西解:1

4、7(1-1-2)可以证明,度规在r=0处的奇点是本质的。在奇点处,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一切科学预见都失去了效果”。1.2与量子理论不相容量子理论是一个与实验高度一致、非常完备的科学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引力场的量子化尝试连连失败。中子引力干涉实验表明,中子在引力场中的干涉行为与它的质量有关,弱等效原理不再是普遍成立的,GR的基本原理与微观量子行为不相容。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只能选择修改GR。1.3无法解释双星进动DI海格立斯双星和双脉冲星PSRJ0737-3039A/B周围的引力场强度很大。这两组双星的“进动”观测值,与GR的理论值不符。1.4无法解释“引力红移”太阳光谱

5、线“红移”的观测结果为:(1-4-1)GR认为,在强引力场中时钟要走得慢些。太阳光与地球光比较,其频率较小(1-4-2)我们无法到太阳上测量某原子能级跃迁的光波频率,故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太阳钟的快慢。其实,太阳光谱线“红移”的理论值并不是由GR推导出来的:第一、爱因斯坦用度规的时间分量(钟慢效应)得到(1-4-2)式[2],度规的空间分量(尺缩效应)对光波频率的影响并没有被考虑,为什么忽略尺缩效应,他没有作解释。但是,他在推导恒星光线偏折的过程中,却同时考虑了“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第二、在另一场合[3],爱因斯坦用狭义相对论的“钟慢效应”和等效原理来推导(1-4-2)

6、式。第三、温伯格在推导(1-4-2)式过程中采用了双重的时间标准:在光子的发射和接收的量子跃迁过程中用的是固有时τ决定的频率;在光的传播过程中用的是世界时t决定的频率。在发射——传播——接收的整个过程中更改了频率的定义,这在逻辑上是值得商榷的!更违反了GR中与坐标选取无关的可观察量必须由固有时τ构成的原则。1.5引力“蓝移”公式推导存在的问题171959年,庞德等人利用在塔顶(H为22.6m)发射射线,在塔底接收,观测发现光频率变大:(1-5-1)光频“蓝移”理论值为:(1-5-2)但实验报告使用了一个值得怀疑的洛伦兹吸收线形状公式[4]:(1-5-3)正确的公式似乎是:(

7、1-5-4)若改用公式(1-5-4),庞德的光谱线“蓝移”理论值为(1-5-5)这与观测结果不一致。美国物理学家费曼用了三种方法推导(1-5-2)式[5],第一种用等效原理进行。推导有两个问题:第一、费曼认为,由于飞船加速导致第二次闪光的速度增大,从而第二次闪光从A到达B的时间,比第一次闪光从A到达B的时间要短一些。这似乎违反了光速不变原理。根据该原理,两次闪光从A到达B的时间应该相同。第二、费曼在前一部分写道:“是发射源与接收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发射源与接收器在任意瞬间都以相等的速度运动”,这表明相对速度,从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