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20111008.-.201110811421

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20111008.-.201110811421

ID:14439642

大小:1.89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28

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20111008.-.201110811421_第1页
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20111008.-.201110811421_第2页
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20111008.-.201110811421_第3页
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20111008.-.201110811421_第4页
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20111008.-.201110811421_第5页
资源描述:

《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20111008.-.20111081142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NY/T××××—2012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送审稿)1范围1.1本规范规定了棉田棉盲蝽发生程度分级指标、成虫灯光诱测、系统调查、大田普查、预测预报方法和数据汇总、汇报和参考资料等内容。1.2本规范适用于棉盲蝽田间调查和预报。2术语与定义代次划分:以卵作为世代发育的起点虫态。以越冬后的卵作为当年的一代卵依次类推,划分为:一代卵、一代若虫、一代成虫;二代卵、二代若虫、二代成虫;三代卵、三代若虫、三代成虫;……。拍打法:是指用手拍打一定数量的植株,使植株上的害虫落到一种接虫工具(如白色盆或塑料布)上,然后目测其中的害虫种类和数量。常年:指近十年中的正常年份,表示棉盲蝽常年发生量或发生时期的平均水平

2、,同历年平均值。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以棉田主害代发生盛期平均百株虫量(包括成虫和若虫)或新被害株率定发生程度,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各级指标见下表。棉盲蝽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级别二代三代平均百株虫量(头)四代平均百株虫量(头)平均新被害株率(%)平均百株虫量(头)10.5~30.5~30.5~50.5~1023.1~43.1~55.1~1010.1~2034.1~55.1~810.1~1520.1~3045.1~108.1~1015.1~2030.1~405>10>10>20>40注:此指标适用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4成虫

3、灯光诱测4.1诱测工具田间设置标准在常年适于成虫发生的场所,设置1台20w诱虫灯,依当地优势种选择不同光源灯管。要求其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挡。测报灯的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5m,需每一年更换一次新的灯管。4.2诱测时间从4月下旬起至9月底止。4.3观察记载方法21NY/T××××—2012每日统计一次成虫发生数量,分别记载棉盲蝽种类,结果记入棉盲蝽灯光诱测记载表(见附录A表A.1)。4系统调查5.1春季棉田外虫量调查5.1.1调查时间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从越冬卵孵化始期开始调查,至一代成虫高峰期结束,每5天调查一次,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西北内陆棉区,牧草盲蝽越冬成虫始见、苜

4、蓿盲蝽越冬卵孵化始期开始调查,至一代成虫高峰期结束,每5天调查一次,一般在3月中旬至5月底。晴天可选择早、晚调查,阴天全天可调查。5.1.2调查地点选择棉田的前茬作物田和棉田附近的杂草,每类型查3块田。5.1.3调查对象各棉区棉田棉盲蝽的优势种类不同,长江流域棉区以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为主;黄河流域棉区以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为主;西北内陆棉区以牧草盲蝽、苜蓿盲蝽为主。5.1.4调查方法采用拍打法。即选当地主要寄主作物田2块,密植植物按平方米调查,稀植植物按株数调查。大田作物,每块田随机5点取样,每点1m2;杂草,调查2点,每点1m2;果树,调查10株,每株选取10个未封顶

5、的枝条。将查获虫体分类、分龄记载,统计平均虫量和各虫态虫量所占比率,结果记入春季棉田外棉盲蝽基数调查记载表(见附录A表A.2)。5.2二代卵量调查5.2.1调查时间5月中旬即一代棉盲蝽成虫开始交配、产卵起,每5天调查一次,连续查一个月。5.2.2调查地点选择当地主要寄主作物1-2种,如胡萝卜(留种田)、紫花苜蓿、苕子、杞柳或棉花(苗床),每种作物选1块代表性田为系统调查田。5.2.3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同5.1.3。任选一种当地棉盲蝽喜好产卵的作物,如胡萝卜查10个花盘(注意花盘老嫩的搭配),棉苗查25株,紫花苜蓿、苕子等调查50个嫩头,枣、桃、苹果等果树查25个嫩芽,其他作物参照相似的植物

6、进行调查,计算单位面积卵量,结果记入棉盲蝽二代卵量调查记载表(见附录A.3),依此确定二代卵高峰日。5.3棉田内虫量调查5.3.1调查时间棉花定苗至9月底,每5天调查一次。晴天可选择早、晚调查,阴天全天可调查。21NY/T××××—20125.3.2调查地点选择当地主栽品种一、二、三类棉田各一块。5.3.3调查对象和方法调查对象同5.1.3。每块田单对角线5点取样,二代每块田每点查10株,共计50株;三、四代每点查5株,共计25株。当虫量较少时,应加大调查点或调查株数。检查棉株嫩头、花蕾、幼铃中的成、若虫。统计百株虫数及各虫态虫量所占比率。结果记入棉盲蝽棉田虫量系统调查表(见附录A表A.4)。

7、6大田普查6.1普查时间根据系统调查情况,在各代主要优势种处于2、3龄若虫高峰期和4、5龄若虫高峰期时普查,全年共普查6~8次。6.2普查方法棉田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5株,查25株棉花;其他寄主作物田,每块田5点随机取样,每点调查5株或1m2,计算平均百株虫量和每平方米虫量。6.3普查内容6.3.1虫量普查调查各代主要寄主田,其中二代普查兼顾棉田内外。每次普查田块不少于10块。调查结果记入棉盲蝽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