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冀教版七上木兰诗教案1

22冀教版七上木兰诗教案1

ID:14442452

大小:8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8

22冀教版七上木兰诗教案1_第1页
22冀教版七上木兰诗教案1_第2页
22冀教版七上木兰诗教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22冀教版七上木兰诗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_______课时授课时间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教学课题木兰诗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教学重点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3、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

2、、情境教学法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一、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第二课时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师总结木兰形象特点,并一边分析,一

3、边板书: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2.品读探究:(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2)第4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学生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探究。之后,统一结论。  ――勤劳孝顺。 “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机智、谨慎。  学生讨论明确:并不繁琐。①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明战事紧迫。②表现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乐府诗常用的一种铺陈写法。  

4、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二、集体反思,互动质疑      (3)第5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4)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3、详略分析:(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教师请学生任选下面三个话题中的一个话题,进行说话练习。(课件展示)1.试想你就是木兰姑

5、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2.假如“你”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3.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1、总结存储:排比,渲染了木兰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气氛,表现了木兰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学生讨论明确: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前准备――详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

6、――详写木兰改装――详写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木兰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总之,诗歌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学生发挥合理的想像,先由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之后,每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三、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

7、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并运用了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方法,这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些特色2、拓展延伸:(1)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2)完成《训练与测评》的练习(3)完成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3、课外探究:(这些难度较大,可随学生兴趣进行。)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④我对木兰的

8、新看法⑤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学生课下完成。     教学反思《木兰诗》是我国古代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