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谶纬兴起的文化因素分析

汉代谶纬兴起的文化因素分析

ID:14445435

大小:46.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8

汉代谶纬兴起的文化因素分析_第1页
汉代谶纬兴起的文化因素分析_第2页
汉代谶纬兴起的文化因素分析_第3页
汉代谶纬兴起的文化因素分析_第4页
汉代谶纬兴起的文化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代谶纬兴起的文化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汉代谶纬兴起的文化因素分析2010年第3期总第216期齐鲁学刊QILUIoURNALNo.3GeneralNo.216汉代谶纬兴起的文化因素分析朱玉周(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谶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兴起有着广泛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春秋战国时齐学家们整合的阴阳五行"思想律",为谶纬提供了阐释社会现象强有力的工具和理论框架.儒学被定于一尊,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为谶纬获得政治的强势地位提供了攀附的基础.汉代浓厚的神秘主义思想信仰是谶纬得以兴起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国汉字产生的神秘过程和汉字结构特征也为谶纬的制作者提供了便利.关键词:谶纬;齐

2、文化;儒学;经学;神秘主义;文化因素中图分类号:B234.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22X(2010)03—0025—04谶纬是始于西汉后期,盛行于东汉并延至隋朝时期的一股社会思潮.从中外学者收集的谶纬文献来看,谶纬的内容涉及天官星历,灾异感应,谶语符命,以及天文地理,文字训诂,驱鬼镇邪,神仙方术,神话幻想等等.谶纬自西汉末流行以后,对当时以及后来的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时间上来说,它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六百多年;从其地位来说,它曾一度作为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指导方针和思想依据;从其载体规模来说,它卷帙浩繁,可与其他典籍相抗衡;就其影响来讲,它在当时

3、弥漫整个社会,其思想渗透至政治,文化和艺术领域,以至于延续到后世.有如此规模,地位,影响的谶纬,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形成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文化背景.任何文化现象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离不开一定的时间概念和空间范畴.文化空间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文化区的存在.文化区也叫文化区域,是指具有相似文化特征和生存方式的区域分类或空间分布.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是由一定的文化区发展而来的,较早的区域性文化往往是后来文化形成的源泉和重要基础,乃至是后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P9).齐文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区域性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它内容博大精深,

4、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哲学等方面.它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辐射力直接影响到秦汉及以后历史的社会各个层面[2](《序》).阴阳五行学说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产生与发展和齐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宣兆奇先生认为,最早赋予阴阳以科学意义和神化哲学的应该是东夷人及其后继者齐人,阴阳,五行学说也是在齐地产生并发展起来的[3].杨向奎先生指出:"五行学说,恰好盛行于燕齐沿海一带."[4](P34O)陈梦家先生在《五行之起源》中也认为"五行盛于齐".记载春秋时齐国管仲思想的《管子》一书中以"四时教令"为基本内容的阴阳学说采取了五行的图式,二者一表一里,相得益彰.

5、阴阳与五行的合流,标志着阴阳五行说作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框架已初步形成,从而开创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新阶段.而这一创造性的理论工作,正是由《管子》开始并初步完成的[5](P3844).到了战国中期,齐人邹衍把阴阳说与五行说完全结合起来,用阴阳消长,五行相生相克之道,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王朝的更替,从而收稿日期:2009—12—2O作者简介:朱玉周(1969--),男,山东宁阳人,历史学博士,山东财政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25创造了"五德终始"说.邹衍成为阴阳五行学说的集大成者,故有学者说:"早在夏商时代,原始的阴阳说,五行说就产生在齐国的大地上,到战国时代的邹衍才把两者

6、结合起来成阴阳五行学说.阴阳说和五行说是在齐国产生和发展成长起来的哲学流派."[6](P426)台湾学者娄良乐说:"胡适先生谓齐民之于阴阳之崇拜,乃其古宗教之一部.由《史记?封禅书》载其崇拜之八种神中即有'阴主'与'阳主'之二者,故五行之说盖为古代民族常识中之一种概念."[7](P934—935)"五行'水,火,金,木,土',中国所认为五种原质也.则阴阳五行之盛于齐者有由来矣!"ET](P948—949)阴阳五行学说对汉代谶纬的产生与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史记》日:"(邹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

7、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8](《孟子苟卿列传》)所谓"阴阳消息"和"符应"成为汉代谶纬之学的理论基础,所谓"谶祥制度"和"五德转移"正是汉代谶纬之学的主要表现形式.秦汉问方士多是齐人邹衍的传人,谶纬多由方士所托之《河图》,《洛书》衍变而出,内容与邹衍之学一一契合.钟肇鹏先生曾说:"谶纬思想以阴阳五行为骨架,天人感应说为核心,故研究谶纬思想的渊深,自可上溯于邹衍,谓谶纬胚胎于邹衍,邹衍学说孕育,发展,形成谶纬,这都是有道理的."E9](P34)在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问题上,谶纬的代表作《白虎通义》利用阴阳五行说进行描述:"始起先有太初,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