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试题(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试题(参考答案)

ID:14449810

大小:4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工程测量试题(参考答案)_第1页
工程测量试题(参考答案)_第2页
工程测量试题(参考答案)_第3页
工程测量试题(参考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试题(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填空1,从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来看,工程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测量中的地形图测绘、工程控制网布设及优化设计、施工放样技术与方法、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工程测量的通用和专用仪器、工程测量学中的误差及测量平差理论)。2,对于一个三维控制网,最小约束条件为(网中有两个点的三维坐标已知,另一条边的方位角已知)或者(网中有一个点的三维坐标已知,已知一条边长,已知一条边的方位角,已知两条边的高度角)。凡是多余最小约束条件称为(约束网),少于最小约束条件称为(亏网),无已知数据的称为(自由网)。3,建筑限差是指(工程

2、建筑物竣工之后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差)。建筑物的限差是由(测量工作、施工、加工制造)构成,对于建筑限差有三个分配原则,它们是(等影响原则、忽略不计原则、计算实际对照原则)。4,土石方工程中,常用方格法、断面法和等高线计算土石方量,在计算的方量中还应该考虑哪些影响因素,列出其中四项(角点、边点、拐点、中点)。5,下图分别代表水准仪高程放样的三种情况,请你在图下填写用于什么场合。(地面,地铁隧道管顶,基坑)。二、简答题1,解答:通式G=;平移旋转;缩放。公式:,矩阵G满足,NG=0;2,解答:全站仪无仪器高法放样:;;

3、(其中l为砚标高)3,解答:,,;微分上式,转为中误差得;狭长三角形;在测边误差和边长一定的情况下,h越小,随之变小,因此推之,依边长推求角度精度不高。4,解答:、、为两坐标平移参数;、、为两坐标旋转参数;为两个坐标的尺度系数。5,;t向量包括刚体运动和相对变形的12个参数;1,答:上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间接平差模型的原理是相同的,但不同之处在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变形影响因子个数事先是不确定的,需要采取一定的算法通过回归计算确定,使回归模型最优。2,答:A、卡尔曼滤波是最优估计的一种方法,它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卡尔曼在

4、维纳滤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优线性估计算法。该算法的优点是无须平稳性假设,直接在时域对系统的状态进行估计,而且估计的算法是递推的。B、将变形体视为一个动态系统,系统的状态可用卡尔曼滤波模型即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描述,在动态更新过程中可通过统计检验确定有显著性变形的参考点,称为参考网静态点场更新。C、若将参考网扩大到包括相对网(由变形体上的目标点构成)的变形监测网,将参考点视为稳定点,而将目标点视为动点,按卡尔曼滤波法的递推算法进行参考点是否有显著性变形的统计检验和动点的位移向量计算,称为变形监测网似静态点场更新。3,答:测量

5、原理(自动引导测量系统)就是传统的导线测量。在各已知点和过渡点同时架设有TCA1800全站仪和圆棱镜,并且每台全站仪都通过电缆与计算机连接。在计算机的指挥下,各站点上的全站仪相互配合,按导线测量的测量程序,自动有序地测量导线各点的转折角、垂直角以及导线各点之间的边长,并把角度和边长测量数据自动传回给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系统整个测量过程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4,答案:选择摄影基线B,以左像片的摄影中心作为摄影坐标系的原点,左像片的摄影光轴作为摄影坐标系的Y轴轴,摄影基线B作为摄影坐标系的X轴轴,通过

6、摄影中心的铅垂线作为H轴轴,根据三角形相似公式可得出,,令=p,则;在根据三角形相似,得,将带入后得,根据三角形相似得,。1,答案:①CD和C’D’的长度应尽量大于20m;②应使C和C’点处的锐角γ及γ’小于,构成最有利的延伸三角形③点C和C’应适当地靠近最近的垂球线,使a/c和b’/c之值尽量小一些。一、计算题1,答:公式:式中:—水平场地的设计高程;—方格点的地面高程;—方格点i的权,可以根据方格点的位置在1、2、3、4中取值。各方格点的填挖高度(挖、填高度=地面高程﹣设计高程);角点=挖(填)高度×(1/4)方格面积;

7、边点=挖(填)高度×(2/4);拐点=挖(填)高度×(3/4);中点=挖(填)高度×(4/4)。如本题:==69.375;角点:(60.4—69.375)×1/4(50×50)=依次类推分别求出每个点的填挖高度。2,解:;;;.3,解:;;21°48′5.07″;+21°48′5.07″=201°48′5.07″;201°48′5.07″﹣200°15′30″=1°32′35.07″;此题中的放样数据即为何。。示意图为步骤:在A架设经纬仪,以B点为后视点放样一个角,在放样出的方向上标定一个P’点,再从A出发沿AP’方向放样距

8、离S,即得待定点P的位置。用某种标志在实地上表示出P点的位置。4,解:缓和曲线点在缓和曲线上;若在圆上5,解:0+020设计高程=15.72+(-1%)×20依次类推6,解:一般求解公式,设已知点的施工坐标为(,),转化为测量坐标(,);;如本题:;;=2789.241+200cos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