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国土整治

解析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国土整治

ID:14455623

大小:20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8

解析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国土整治_第1页
解析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国土整治_第2页
解析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国土整治_第3页
解析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国土整治_第4页
解析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国土整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析 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国土整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2007级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系列六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国土整治第I卷(选择题,共75分)一、本卷共25小题,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交替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A.针叶林一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B.冬小麦一玉米一春小麦一水稻C.棉花一亚麻一桑蚕丝一剑麻D一年一熟一一年两熟一两年三熟一一年三熟2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

2、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瓜果作物生长3.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1.A提示: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热量资源越来越丰富。2.C提示:此原因属生物知识,希望同学掌握。3.B提示:根据青藏高寒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条件是热量不足可选出此题正确答案。读下图,判

3、断4-6题。4.我国下列地区及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一红漠化B.黄土高原一盐渍化C.云贵高原一沙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一石漠化5.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较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6.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作用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与工矿交通建设有关用心爱心专心119号编辑10D松嫩平原西部荒漠化主要是

4、风蚀4.A提示:正确的对应关系依次是:黄土高原一水土流失,云贵高原一石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一沙漠化5.B提示:云贵高原是①②④,黄土高原是②③④6.B提示:江南丘陵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化学风化作用强。读“黄淮海平原高、中、低产品分布图”(图6一2)回答7-8题。7.①地区为高产田②地区为低产田,形成该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降水条件不同B.热量、蒸发条件不同C.地形、土壤条件不同D.农业技术水平不同8.引起黄淮海地区水盐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B.河流水位的涨落C.土地结构的季节

5、变化D.不合理的灌排用心爱心专心119号编辑107.C提示:黄淮海平原形成高、中、低产田的主要因素是地形以及土壤条件的差异。8.A提示: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影响着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使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图6-3),回答9-11题。9.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A.1%B.20%C.19%D.21%10.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摸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温室效应11.解决该地区土

6、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C.加大科技投人,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9.C提示:读图即可算出。10.B提示:宜农土地仅占12%,而该区域的耕地就占了40%,且该区域为我国江南某地两者结合,故易造成水土流失。11.B提示:即直接的措施。图6-4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所示各河流()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上游流量大于下游C.流量季节变化小D.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13.200

7、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古长城遗迹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D.草方格沙障12.B提示:读图可知,该河流属内流河。13.A提示:从省区轮廊和地势变化可判断该区域是河西走廊。读三峡及其附近地图(图6一5),完成14-16题。14.三峡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川江的航运条件,能明显减轻运输压力的铁路是()A.南昆铁路,B成渝铁路C.湘黔铁路D.襄渝铁路15.三峡工程完工后,形成水面约1000k时的水库,因此三峡工程能够()A.使库区水体净化能力增强B.明显减少长江的径流量C

8、.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D增加长江泥沙的下泻量16.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影响是()A.加剧水土流失B.诱发滑坡、地震C.库区及回水区泥沙淤积D.淹没耕地和文物古迹14.用心爱心专心119号编辑10D提示:长江航线是东西方向的,三峡工程改善了川江航运条件,减轻压力的铁路也应是东西方向的。15.C提示:修建三峡工程首要目标是防洪。16.D提示:属记忆性题目。图6-6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图工)及该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