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ID:14460036

大小:4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8

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6页
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7页
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第8页
资源描述:

《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昌平区**学校或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说明:本预案仅供参考,有关单位在制定应急预案时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内容,不可盲目照搬、照抄。为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确保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北京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指导意见》、《北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预案。一、工作目标确保对可能出现的或已经出现的

2、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证学校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工作原则(一)统一领导突发公共卫生事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坚持在辖区政府、区教委和区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二)预防为主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三)分级控制依据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发生和流行的范围和趋势,对突发事件分为三个等级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四)快速反应建立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

3、,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三、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小组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组长:**负责应急工作的领导协调。副组长:**,负责突发事件等疫情报告、疫情控制的具体指挥。**,负责后勤保障,健康教育等。成员:**:负责各班级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培训、数据汇总及突发事件报告工作。**:负责各班级日常卫生检查、环境卫生整治、消毒、灭四害及突发事件时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疫情

4、控制措施各班主任:负责各班级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具体实施和数据上报,落实疫情控制措施。**:负责消毒药品等后勤保障工作。四、疫情分级(可根据其他文件精神添加相关事件分级)根据突发事件波及的范围,危害程度,对将疫情分为三个等级。(一)重大疫情:1.同一年级或同一宿舍搂2天内出现具有发热、腹泻、皮疹等相同症状30例以上(含30例)。2.或全校具有相同症状人数或缺课人数占全校学生的8%以上。3.发现鼠疫、霍乱、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确诊或疑似病例1例及以上。4.出现新发传染病(输入性埃博拉

5、病毒感染病例、西尼罗河病毒感染、裂谷热等)病例;5.出现2例及以上传染病、中毒等死亡病例。(二)较大疫情:1.同一班级2天内出现具有发热、腹泻、皮疹等相同症状病人10例以上(含10例),或同一宿舍超过5例以上(含5例)。2.全校一周内确诊或疑似甲肝5例,伤寒5例,流行性出血热5例,麻疹10例,风疹10例,流行性腮腺炎10例,猩红热10例,水痘10例,感染性腹泻20例。3.全校3 天内出现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流脑3例。4.食物中毒5人。5.一次预防服药(包括接种疫苗)活动中出现不

6、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 例及以上。6.出现1例传染病、中毒等死亡病例。(三)一般疫情事件:1.同一班级2天内出现具有发热、腹泻、皮疹等相同症状病人5例以上(含5例),或同一宿舍超过3例以上(含3例)。2.发生除上述重大疫情和较大疫情以外的乙丙类传染病多发疫情。五、监测报告班主任每日早晨和下午第一节课前要对学生的健康情况和精神状态进行检查,发现有发热(体温≥37.5°)、腹泻、皮疹、结膜充血、皮肤黄疸等症状的学生要立即通知其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并及时向家长了解病因。对于缺勤学生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7、,追踪缺课原因。班主任要每日做好晨午检登记工作,发现2天内同一班级具有发热等相同症状5例以上或同一宿舍3例以上情况时,要立即向属地医疗机构和中小学保健所报告。对于发现疑似突发事件的要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经学校领导审核同意后立即向属地政府、区教委、区疾控中心和地段保健科报告。六、预防控制(一)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各班级要加强落实开窗通风措施,做好食品、环境等卫生工作,定期对教室、走廊、宿舍进行消毒。医务室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消毒并记录,特殊时期每日一次。发现患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及时对其接触过的环境进行

8、彻底消毒。具体消毒方法有煮沸、日光暴晒、消毒液浸泡或擦拭等。对于确诊为传染病的学生必须实施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措施。学生复课必须持学校所在地医疗机构保健科的复课证明,校医根据复课证明及学生健康状况开具回班复课证明,方可进班复课。如发现保育员、教师有发热伴皮疹的等传染病症状的,应立即暂停工作并及时报告、诊治。(84消毒液配比:日常1:200-1:250,疫情时:1:100-1:150)(二)做好学生的免疫接种管理工作各班级要按全市免疫规划工作的要求,在地段保健科的配合下开展好在校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