袪湿剂笔记—利水渗湿

袪湿剂笔记—利水渗湿

ID:14462914

大小:49.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8

袪湿剂笔记—利水渗湿_第1页
袪湿剂笔记—利水渗湿_第2页
袪湿剂笔记—利水渗湿_第3页
袪湿剂笔记—利水渗湿_第4页
袪湿剂笔记—利水渗湿_第5页
资源描述:

《袪湿剂笔记—利水渗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袪湿剂笔记—利水渗湿笔记袪湿剂—利水渗湿一、五苓散《伤寒论》一类方【组成】猪苓十八铢(9g),去皮泽泻一两六铢(15g)白术十八铢(9g)茯苓十八铢(9g)桂枝半两(6g),去皮【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l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

2、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此汤主之。◆及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及伤寒痞满,服泻心汤不解,渴而烦躁,小便不利。◆通治诸湿腹满,水饮水肿,呕逆泄泻,水寒射肺,或喘或欬([kài]亦作咳),中暑烦渴,身热头痛,膀胱积热,便秘而渴,霍乱吐泻,痰饮湿疟,身痛身重。【病机】伤寒的风寒之邪侵犯人体体表,病邪就要由表入里,表证没有得到很好的彻底解除,它可以循经传腑,顺太阳经脉进入太阳之腑,太阳之腑就是膀胱。外邪入里过程中,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化热传到膀胱,膀胱水腑本是贮

3、藏津液,和外邪入里,循经传腑之热相结合,就成水热互结。这里的水热互结的这个水主要是气化不利造成,热的程度不重,所以虽叫水热互结,但主要强调了气化不利。蓄水的标志是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就会水蓄膀胱,不得出路。往往小腹、少腹有满胀的感觉。【方解】本方主治病症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解,故头痛微热;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

4、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湿之邪,下注大肠,则为泄泻;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为霍乱吐泻;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治宜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之法。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伤

5、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方解1】君泽泻利水渗湿,排出蓄水,解决小便不利臣猪苓协助泽泻渗湿利水茯苓协助泽泻渗湿利水,健脾佐白朮健脾燥湿桂枝温阳健脾◆五苓散里谁是君药,历来争论较多。有泽泻,有茯苓,有白朮,也有桂枝为君。◆猪苓茯苓都有良好的渗湿利水作用,和泽泻联用,也是后世经常模仿使用的利水的一个基本结构。◆茯苓和白朮相配,是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属于治本的缓治法。如四君子汤。◆白朮和桂枝相配,这是温阳健脾的一种基本结构,温阳气,化津液,健脾运,燥脾湿。◆在方中桂

6、枝起到三个作用。(1)有表邪时桂枝能够发散寒邪,解表。这个方原来是外感寒邪,由表入里,循经传腑,所以有可能表证还未解。(2)能够温阳化气,有助于温化水湿。(3)桂枝还可以平冲降逆。特别是桂枝和茯苓同用。擅长于治疗水气上逆。茯苓,下可以淡渗利水,同时它擅长于平水气的上逆。桂枝也擅长于平冲,但是它和茯苓相配以后,针对水气上逆这个作用就更好。这是一种常用的配伍组合。◆本方留给我们的药对组合:泽泻+猪苓,猪苓+茯苓,茯苓+白朮,桂枝+白朮,都是后世常用配伍组合。【方解2】◆《黄帝内经》:“淡味渗泄为阳”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为君。“咸味涌泄为阴”泽泻甘

7、咸入肾膀胱,同利水道为臣。“益土所以制水”故以白术苦温,健脾去湿为佐。“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以肉桂辛热为使。热因热用,引入膀胱以化其气,使湿热之邪,皆从小水而出也。【辨证要点】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小便不利是第一位◆有无表证,五苓散都能用。如果有表证,桂枝量可以增大。【加减变化】1.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越婢汤本身是用麻黄、石膏相配,是治疗风水证的。外邪化热引起肺气宣降失常,水道不通,泛滥成风水,配了五苓散,实际上宣肺行水方法,和利水渗湿方法相结合。宣肺行水同时还能解表

8、,利水渗湿消水肿力量较大,“肺为水之上源”,通过宣肺来行水,是开源来导流,而五苓散本身利水力量又较强,和越婢汤相合以后,宣肺行水、利水渗湿力量都较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