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ID:14465014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_第1页
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_第2页
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_第3页
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  高校教学改革需求  如今我国高校管理教学中,采取了学分制管理教学模式,在提高学校与学生双方积极性的同时,在整个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面对各种问题时,高校决定将管理制度进行改革,顺应时代的需求提供更科学、方便的教务信息操作平台。更好地实现了教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高等教育发展需求  随着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学校人数也逐年增多,这给传统校园管理模式带来一定的困扰,大量资料需要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为了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合理化教学资源,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  规范化教学管理

2、需求  当今教学管理制度中,面对丰富的资源为了将其更合理地进行管理,实现更透明的管理模式和具有规范化的管理需求,高校考虑建设科学有效的教务管理信息化操作平台。高校应该根据其自身办学特色,有效结合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技术水平,不断完善校园内的管理体系建设。  在对教务管理的长期探讨中,发现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一些弊端,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会影响到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表现在技术上的缺陷,是不够完善的信息系统功能。高校以广大师生为宗旨,开展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但是因为在高校中的人力资源限制,大部分管理软件都没有充分发挥其真正价值,大多都是直接去网络公司进行购买,缺乏专业技术性。在对相

3、关软件进行开发的时候,由于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相关意识不强,就会影响软件功能模块的使用,无法提高管理效率,甚至最终造成软件功能的浪费。在教务信息化管理中,配套措施落后缺乏沟通的问题。在教务管理实践中,发现传统模式下的信息处理方式,存在无组织、效率低等问题,影响着高校教务工作的进程,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是导致这一因素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联系较少,忽视了合作的重要意义。高校教务的信息化管理,体现在安全上的问题,就是缺乏网络相关的安全防护。对于信息管理来说,建立安全可靠的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预防网络问题的产生才可以使得管理进行的更加顺利。由于教务信息系统操作程

4、序繁多,在环节中出现操作失误就会影响整个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系统若被恶意攻击可能会将一些师生的重要信息泄露出去,这是非常重要的档案管理问题。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面对发展中各种问题的影响,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推进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开展。面对教务信息化建设中定的诸多问题:①应该加大投资力度,为了构建更高效率的系统,应该重视相关建设的投资。支持信息化教务管理在高校的实施,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避免出现资源流通不畅或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的情况发生,首先做到硬件设施的质量化,以提高教务管理的总体建设水平。②应该

5、遵照系统标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由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涉及多个部门,资源信息非常杂乱,借助信息化的系统标准整合管理体制,将信息进行集中、统一、智能化的管理。在每个部门中设置统一的运行标准,统一的数据库和开发平台,有效的避免了软件的兼容性,保证了高校信息化的顺利发展,实现资源的共享,有效的进行数据沟通。③要重视安全意识的加强,构筑网络防护体系。安全系统对于任何一个具有意义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而言都至关重要,为了高校在整个信息化中能够有效提高其办学效率,以及教务的管理工作,应该首要考虑相关系统的设计要在安全网络体系下完成,还要做到与时俱进随时保持更新,保证其可以发挥有效价值。此外

6、,要加强信息的保密性,重视用户使用权限和相关设置管理,以确保数据封层管理。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要注意设定完整、安全的备份系统,保证教务数据库运行的安全有效性。  如今教育体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变化而进行变革,在整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中,教务管理应该有效结合现代信息化手段,发挥其有效价值,为高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促进高校整体信息化走向的发展,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  作者:张策康婷婷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1]徐建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沧桑,2008.  [2]刘江.高校教务信息网络传播初探[J].现代农业科学,2009.  [3]刘明婧.高校教务管

7、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  [4]沈雪芹.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