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贫贱峦头论头

富贵贫贱峦头论头

ID:14467397

大小:4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8

富贵贫贱峦头论头_第1页
富贵贫贱峦头论头_第2页
富贵贫贱峦头论头_第3页
富贵贫贱峦头论头_第4页
富贵贫贱峦头论头_第5页
资源描述:

《富贵贫贱峦头论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富贵贫贱峦头论头富贵贫贱峦头论头.txt蜜蜂整日忙碌,受到赞扬;蚊子不停奔波,人见人打。多么忙不重要,为什么忙才重要。本文由BMWPOLO贡献富贵贫贱峦头论头一、富:十个富穴九个窝,恍如大堂一暖阁。八方凹风都不见,金城水聚眠弓案。四维八干具丰盈,水聚天心更有情,入首气状鳖蕴形,左仓右库斗星金。二、贵:十个贵穴九个高,气度昂昂压百僚.旗鼓贵人列左右,狮象禽里又华表,文峰案处万笏朝,龙楼风阁贵极品,水来九曲峰透霄。将相公候福滔滔。三、贫:十个贫穴九个点,砂飞水起不变环。四方凹风龙虎反,胎息孕育受风寒,但卸分流并反跳.簸箕水去退田园,牵牛割脚木城水.世代儿孙似范丹。四、贱:

2、十个贱穴九个反,桃花射肋直相冲。子午卯酉水直去,掀裙舞袖探头形,抱肩斜飞提罗山,翻花扯拽下贱人。更防兑离与巽位,砂水反背污家声。觅龙篇龙脉即山脉,包括山脉的走向和起伏变化。因山脉在形态上多方面与龙相似,故中国风水学将山脉比喻做龙。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如《管氏地理指蒙》:“指山为龙今,象形势之腾伏”;“借龙之全体,以喻夫山之形真”。山之延绵走向谓之“脉”,如《地理人于须知》:盖取象“人身脉络,气血之所而运行”。中国风水学有“来龙去脉”、“寻龙捉脉”、“寻龙望势”之说。龙脉有分支,有大小长短,故谓“龙犹树,有大干,有小干,有大枝,有小枝”。干龙,地域延绵

3、千百里,山脉必然是名山,如昆仑山等;大江大河必是名江名河,如《地理人子须知》:“以水源为定,故大干龙则以大江大河夹送,小干龙则以大溪涧夹送,大枝龙则小溪小涧夹送,小枝龙则惟田源沟恤夹送而已”,“观水源长短而枝干之大小见矣”。中国古代城市选址:“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中国风水学将中国地域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为界,将中国的山系分为南、北、中三大干龙。龙又分阴阳龙。如果山脉由起点按顺时针方向盘旋,则为阳龙。山脉逆时针运行,为阴龙。龙又分顺、逆龙。龙脉的干支,当干龙与支龙方向一致时,称为顺龙,反之则称为逆龙。风水宝地通常是位于顺、逆龙保持平衡状态的地方。如果只有顺龙没

4、有逆龙,山脉就无法聚生气。龙按大的区域分为三种:山野之龙,平冈之龙,平地之龙。平地亦可寻龙,虽脉落平洋,可微辨体势,“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中国风水学的峦头法,根据中国的地理地质特点和位置,将山脉的走向分为五势:1、正势:由北向南;2、侧势:由西向东;3、逆势:逆水朝上;4、顺势:顷水朝下;5、回势:山首回顾于山尾。中国风水学的峦头法,在长期的实践中,又根据山脉的起伏和形态,将山脉分布概括为九种状态,也就是九种龙:1、回龙:形势蛹旋,回首舐尾,如回头之虎:2、腾龙:形势高远,险峻耸立,如仰天大壶;3、降龙:形势耸秀,峻峭高危,如从天而降;4、生龙:形势拱辅,生动活

5、泼;5、飞龙:形势奋翔,如雁腾鹰举,双翼开张;6、卧龙:形势蹲踞,安稳停蓄,如虎屯象驻;7、隐龙:形势磅礴,脉理隐延,如浮排铺毡;8、出洋龙:形势腾跃,蜿蜒欲出,如出林之兽;9、颔群龙:形势依随,稠众环合,如走鹿驱羊,游鱼飞鸽。龙有八格和十二格之说:八格者:生、死、强、弱、顺、逆、进、退,其中生、强、顺、进为“四吉格”。十二格者:生、死、枉、福、鬼、劫、应、游、死、揖、病、绝(也有其它命名法)。吉龙应当是山脉(龙脉、光肥圆润,尖利秀美,势雄力足,雄伟磅礴,形神厚重,群山如珠滚动,气脉贯注,绿树为盖,枝柯掩映,气象万千。凶龙是山脉无势,崩石破碎,歪斜臃肿,势弱力寡,枝脚

6、瘦小,树木不生。觅龙,就是对山脉的观察选择。有山就有气,所以觅龙实际上是对“气”的追求,寻找能够“迎气生气”的地域。觅龙就是要选择来龙深远,奔腾远赴的山脉,要是“真龙”。具体概括为:觅龙要分辨五势九龙,分清走向,确定阴阳向背,论定吉凶宜忌,以选定具体地点。五势、九龙是对山脉的宏观概括,本身并无截然的吉凶区别,选择中还要配合其它因素来具体分析。论定吉凶则常常要配合阴阳五行学说、天象、人及生肖动物进行类比来推断。察砂篇砂者泛指定之环卫诸山,反映山之群体关系;隶属来龙之主山。《地理人子须知》说:“砂者,古人授受,以砂堆拨山形,因名沙尔。”沙、砂相通。今天,我们将军事用来描述

7、地形地貌的立体地图称为“沙盘”,正是中国风水学砂法的古为今用实例。在风水格局中,砂乃统指前后左右环抱城市的群山,并与特达尊祟、城市后倚的来龙、或谓主山镇山者,呈隶从关系。如《青囊海角经》说龙与砂的关系及砂的环境景观意象:“龙为君道,砂为臣道;君必位乎上,臣必伏乎下;垂头俯伏,行行无乖戾之心;布秀呈奇,列列有呈样之象;远则为城为郭,近则为案为几;八风以之而卫,水口以之而关。”关于砂法最典型的有“四神砂”之说。如《地理人子须知》:“《曲礼》注云: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然则地理以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后山为白虎,亦假借四方之宿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