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

ID:14467665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8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_第1页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_第2页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_第3页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_第4页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摘要】传统的人工种植、收获模式已不能适应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为加快这一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阐述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实践。【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实践马铃薯营养丰富,含有大量淀粉和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的含量比稻麦、玉米都高,所含赖氨酸也比稻麦高,号称“地下苹果”。马铃薯及其淀粉制品是国际上需求量较大的食品,马铃薯是生产淀粉最廉价的原料,生产相同数量的淀粉,所需投资比水稻少25%,比玉米

2、少20%。马铃薯淀粉又是生产医药和化工产品的原料。我国的马铃薯产量大,淀粉含量高,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马铃薯种植、生产淀粉以及深加工均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马铃薯生产必将趋于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1]。一、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业“收缩、转移、集中”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一方面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农民人工种植向机械化方向发展,实现种植、收获机械化已成为农民强烈愿望和市场必然需求;另一方面农民转移步伐加快,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我市马铃薯的生产、加工、经营状况与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

3、很不相称,传统的人工种植、收获模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和损失率高等问题影响了产业发展,已不能适应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要求,为加快这一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进程,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成为当务之急[2]。以马铃薯为例,其生产从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到储运,涉及多项作业环节,需要多种作业机械。因此,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是用专用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马铃薯生产农艺过程的技术,主要包括:造墒→耕整土地→种植(开沟、施肥、地下杀虫剂、播种、覆土、覆膜)→田间管理(中耕、喷施除草剂、病虫害防治、灌溉)→收获(除秧)→田间运输等机械化技术。其中耕整

4、地、植保所用机械为通用机械,能够满足马铃薯生产的农艺要求。而播种和收获作业为核心环节,用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已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才能确保马铃薯生产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把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从马铃薯栽培方式上看,有坑(窝)种、条(播)种、畦垄种和地膜覆盖种等多种栽培方法,按种块的不同,又可分为整薯种和切块种等等。二、马铃薯机械种植的选型配套马铃薯种植机械按作业方式不同分为垄作、平作及垄作与平垄可调三种形式;按开沟器形式可分为靴式开沟器和铧式开沟器二种。

5、按排种系统形式可分为勺链式和辐板穴碗式二种。各地在选择马铃薯种植机时应根据当地实际,参考各机型的适应性、配套动力及作业性能等,合理选择可靠的机型。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马铃薯种植机多为勺链式,这种机具主要由开沟器、充种勺链、地轮、覆土盘和种箱组成。工作时,种植机前面的开沟犁进行开沟作业,地轮随主机前进转动,其轮轴上的链轮将动力传到中间轴上的链轮,带动同轴上的勺式排种带排种,马铃薯被传送带上的勺子平稳地输送到开沟犁挖开的沟内,后面的覆土盘进行覆土并起垄,从而完成播种全过程。该机还可选配肥箱、打药器,一次性完成马铃薯种植的全部作业。根据马铃薯生

6、产分布情况,建设农机化示范园区,辐射带动示范园区所在区域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进而实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三、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1、加强对比试验研究。不断探索总结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更优模式,坚持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促进马铃薯的机械化种植向标准化发展[3]。2、不断引进、筛选优良机型。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逐步配齐农机具、培训农机技术人员,推动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发展。3、制定相关配套技术措施。形成技术合力,发挥综合效益。如建立机械化马铃薯优种繁育体系,继续推广配方施肥、科学管理、地膜覆盖等适用技术,改革耕作制度

7、,推广区域化种植,适应机械化要求。4、不断拓宽投资渠道。随着近年来国家农机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引导和促进农机化生产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今后,还应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农机具的积极性,通过种田能手或种植专业户等多方筹集社会资金,解决农机投入问题,形成农机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5、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农机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倡导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集中,积极推广承包制下的租赁制、有偿转让制和股份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不断扩大马铃薯机械化播种面积,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后,还应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农机具的

8、积极性,通过种田能手或种植专业户等多方筹集社会资金,解决农机投入问题,形成农机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参考文献:[1]刘子龙.机械化种植马铃薯[j].北京农业.2010(01):10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