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

ID:14478103

大小:167.5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8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_第1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_第2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_第3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_第4页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的目的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硕士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帮助硕士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方法。Ü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Ü社会科学方法论Ü(一)科学究竟是什么?Ü(二)什么是社会科学?Ü(三)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Ü一)科学究竟是什么?Ü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就是“知识”、“学问”。Ü亚里士多德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知识Ü培根知识就是力量Ü罗

2、素人类理性的“确切的知识”,而所谓“确切地知识”是指关于有限领域、有实证根据、有明确适用范围的知识Ü贝尔纳1)科学就是发现人们过去所不知道的事物,在本质上是无法预知的。Ü2)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ÜÜ“科学是从确定的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实证、性开放性。科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

3、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英美强调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德国为代表的欧陆强调两分法——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文化科学)。Ü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神话天启真理人权取代神权人本主义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揭示各种不同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人类本身的行为所形成的社会活动进行认识之后所建立的知识体系,是以理论形式反映人们对社会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概言之,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

4、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Ü从学科性质来界定社会科学,根据这样一个立场,我们将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社会科学”概念: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Ü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政经法)、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Ü所谓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应用某些方法和技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

5、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简称为社会研究。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智力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我们可以获得有关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知识,解决一定的理论或现实问题。ÜÜ中国古代社会科学1、哲学思想。中国哲学萌发于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西周的第一个统治者是周武王,在其病逝后其弟周公掌握政权。周公是个了不起的伟人,在他之前,“尊神、敬鬼”是中国的主要思想,周公制礼作乐,维系社会的平衡与团结,使世人关注的重心从鬼神转向人事。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并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萌

6、芽。Ü2、伦理学说。Ü从伦理思想发展史上看,就整个世界而言,中国也是最早推出探讨并宣传伦理思想学说的国度。这方面作出最大贡献的也是孔子。Ü“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Ü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3、心理思想。中国古代的心理思想,很少有集中系统的论述和理论。因此,对于古代的心理学说我们只能从哲学、医学、教育学等思想中去挖掘,人贵论、形神论、天人论、性习论、知行论、情二端论和主客论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几个主要范畴和重要特色。“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

7、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王充“大凡人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刘禹锡《天论》4、逻辑思想。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源可以追溯到孔子和墨子,继他们之后,惠施、荀子和公孙龙也比较自觉地探讨了逻辑问题。“知传授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墨子《墨经Ü5、政治学说。Ü伴随着奴隶制在中国的日趋衰退,一些顺就历史进步潮流的思想家,如管仲,子产、晏婴等人,逐渐摆脱神权天命思想的束缚

8、,阐释了先进的政治思想内容。Ü承受大命,依于倪皇,睿明通知,为天下工。使禹敷土,主名山川,以利于民;使后稷播种,务勤嘉谷,以作饮食。”。”Ü——孔子《大戴礼记•五帝德》ÜÜ6、管理思想。Ü中国奴隶制时期已改变了原始社会那种以血缘为基础,为了征服自然,维持生存而天然形成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以亲族为基础,人为臆定的分级统治的管理体制,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对此从理论上进行了充分的论述。Ü《老子》体现了管理者的权变谋略和在管理过程中的境界、素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