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排配齿及各齿轮设计计算

行星排配齿及各齿轮设计计算

ID:14479033

大小:1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8

行星排配齿及各齿轮设计计算_第1页
行星排配齿及各齿轮设计计算_第2页
行星排配齿及各齿轮设计计算_第3页
行星排配齿及各齿轮设计计算_第4页
资源描述:

《行星排配齿及各齿轮设计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行星排配齿及各齿轮设计计算§3.1行星排配齿要求行星变速箱齿轮传动基本参数为齿轮模数m和齿圈节元直径Dr,设计时一般用统计和类比的方法确定。为提高制造工艺性,变速箱行星齿轮传动部分所有齿轮采用同一模数,对于各行星排承受载荷的差异,则通过改变齿轮宽度来调整,以满足强度的要求。行星动力换挡变速箱的配齿条件:(1)、同心条件为使太阳轮和齿圈旋转轴线重合,行星轮与太阳轮的中心距必须和行星轮和齿圈的中心距相等。即保证:(2)、装配条件为使行星排各构件所受径向力平衡,各行星轮应均匀分布。为此,各齿轮与行星轮个数q必须满足装配条件,否则,当第一个行星轮装入

2、啮合位置后,其它几个齿轮装不进去,为此建立装配条件:其中,q和N都是整数,q为行星轮的个数。所以可以将和之和分解因数,取其一个适当的因数为q。(3)、相邻条件适当增加行星轮个数可以减小行星排传动时的齿间负荷,但如果行星轮个数太多,将会使得相邻行星齿轮的轮齿相互干涉。因此,设计行星排时必须保证相邻行星轮齿顶间有一定间隙,现有结构中t至少为1到2。当行星轮数时,一般间隙都足够;且时,一般。此外都应用下式检验t值:式中为行星轮与太阳轮的中心距,为行星轮齿顶圆直径,。§3.2行星排配齿结果对于本变速箱设计方案,其行星排的特征参数及配齿如下:(模数均为6)表

3、9各行星排齿数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四行星排特征参数3.861.591.472.45太阳轮齿数21515533行星轮齿数30151324齿圈齿数81818181行星轮个数3443齿宽60606275该配齿方案满足传动比条件、同心条件和装配条件。§3.3各齿轮几何尺寸计算所用均为标准圆柱齿轮,模数,啮合角表10行星排各齿轮参数齿数分度圆直径基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重合度一排齿圈81486456.69475.1250112.941531.820一排行星轮30180169.1419216513.51531.555一排太阳轮211

4、26118.4013811113.5二排齿圈81486456.69475.1250112.941981.734二排行星轮159084.571027513.51981.619二排太阳轮51306287.5531829113.5三排齿圈81486456.69475.1250112.942041.714三排行星轮137873.30906313.52041.606三排太阳轮55330310.1034231513.5四排齿圈81486456.69475.1250112.941711.794四排行星轮24144135.3215612913.51711.638四

5、排太阳轮33198186.0621018313.5相关计算公式:顶隙系数:齿顶高系数:分度圆直径:;基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外啮合:内啮合:;齿根圆直径:外啮合:内啮合:;全齿高:;齿根高:;齿顶高:外啮合内啮合:;中心距:齿顶圆压力角:重合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