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叉式液压升降机设计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设计

ID:14488920

大小:858.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29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设计_第1页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设计_第2页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设计_第3页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设计_第4页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剪叉式液压升降机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液压升降台设计1.前言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升降机是一种升降性能好,适用范围广的货物举升机构,可用于生产流水线高度差设备之间的货物运送,物料上线,下线,共件装配时部件的举升,大型机库上料,下料,仓储装卸等场所,与叉车等车辆配套使用,以及货物的快速装卸等。它采用全液压系统控制,采用液压系统有以下特点:(1)在同等的体积下,液压装置能比其他装置产生更多的动力,在同等的功率下,液压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结构紧凑,液压马达的体积和重量只有同等功率电机的12%。(2)液压装置工作比较平稳,由于重量轻,惯性小,反应快,液压装置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和频繁的换

2、向。(3)液压装置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到2000),还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实现调速。(4)液压传动易于实现自动化,他对液体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易于进行调解或控制。(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6)液压元件以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压也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比较方便。当然液压技术还存在许多缺点,例如,液压在传动过程中有较多的能量损失,液压传动易泄露,不仅污染工作场地,限制其应用范围,可能引起失火事故,而且影响执行部分的运动平稳性及正确性。对油温变化比较敏感,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造价昂贵,出现故障不易找到原因,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

3、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减小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1.2国内研究状况及发展前景我国的液压技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自从1952年试制出我国第一个液压元件——齿轮泵起,迄今大致经历了仿制外国产品,自行设计开发和引进消化提高等几个阶段。进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和科研攻关,产品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研制和生产出了一些具先进水平的产品。目前,我国的液压技术已经能够为冶金、工程机械、机床、化工机械、纺织机械等部门提供品种比较齐全的产品。但是,我国的液压技术在产品品种、数量及技术水平上,与国际水品以及主机行业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液压元件。今后,液压技术的发展将向

4、着一下方向:(1)提高元件性能,创制新型元件,体积不断缩小。(2)高度的组合化,集成化,模块化。(3)和微电子技术结合,走向智能化。总之,液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很大的,他和气动技术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2.升降机的工艺参数本设计升降机为全液压系统,相关工艺参数为:额定载荷:2500kg最低高度:500mm最大起升高度:1500mm-23-液压升降台设计最大高度:1700mm平台尺寸:4000x2000mm电源:380v,50Hz3.执行元件速度和载荷3.1执行元件类型、数量和安装位置类型选择:表5.1执行元件类型的选择运动形式往复直线运动回转运动

5、往复摆动短行程长行程高速低速摆动液压马达执行元件的类型活塞缸柱塞缸液压马达和丝杠螺母机构高速液压马达低速液压马达根据上表选择执行元件类型为活塞缸,再根据其运动要求进一步选择液压缸类型为双作用单活塞杆无缓冲式液压缸,其符号为:图3.1数量:该升降平台为双单叉结构,故其采用的液压缸数量为4个完全相同的液压缸,其运动完全是同步的,但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安装位置:液压缸的安装方式为耳环型,尾部单耳环,气缸体可以在垂直面内摆动,安装的位置为图3.6所示的前后两固定支架之间的横梁之上,横梁和支架组成为一体,通过横梁活塞的推力逐次向外传递,使升降机升降。3.2速度和载荷计算3

6、.2.1速度计算及速度变化规律参考国内升降台类产品的技术参数可知。最大起升高度为1500mm时,其平均起升时间为45s,就是从液压缸活塞开始运动到活塞行程末端所用时间大约为45s,设本升降台的最小气升降时间为40s,最大起升时间为50s,由此便可以计算执行元件的速度v:-23-液压升降台设计当时:=0.01325当时:3.2.2执行元件的载荷计算及变化规律执行元件的载荷即为液压缸的总阻力,油缸要运动必须克服其阻力才能运行,因此在次计算油缸的总阻力即可,油缸的总阻力包括:阻碍工作运动的切削力,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起动制动或换向过程中的惯性力

7、,回油腔因被压作用而产生的阻力,即液压缸的总阻力也就是它的最大牵引力:(1)切削力。根据其概念:阻碍工作运动的力,在本设计中即为额定负载的重力和支架以及上顶板的重力:其计算式为:(2)摩擦力。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相互摩擦力由于运动部件之间为无润滑的钢-钢之间的接触摩擦,取,其具体计算式为:式中各符号意义同第三章。(3)密封装置的密封阻力。根据密封装置的不同,分别采用下式计算:O形密封圈:液压缸的推力Y形密封圈:f摩擦系数,取密封摩擦力也可以采用经验公式计算,一般取(4)运动部件的惯性力。其计算式为:对于行走机械取,本设计中取值为(5)背压力。背压力在此次计算中忽略,

8、而将其计入液压系统的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