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

ID:14494709

大小:33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_第1页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_第2页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_第3页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_第4页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1、课标呈现: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两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2、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涉及八年级上册“总论”中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分布和主要特征、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特征、中国的农业生产以及七年级上册的板块构造理论等知识,这些知识学生都已经具备;而且经过一年半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读图、分析、归纳、比较和交流的能力,这都对本节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教材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作为“中国的地理差异”的内容之一,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

2、域部分的衔接点,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主要作用有两个:①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②由于后面区域选择不能过多,且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概全。因此,在教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4、课标分解:根据以上分析,可对内容标准进行如图1的分解。5、根据课标分解,确定教学目标:图1(1)通过阅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形图,能运用规范的地理术语说出西北和青藏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2)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景观的观察分析,能准确归纳出西北地区“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主要自然特征。

3、(3)通过阅读西北和青藏的位置图和地形图,运用已有气候知识进行分析,用较为规范的学科语言来解释西北和青藏主要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4)通过同学间的讨论分析、板书展示,准确总结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6、教学重、难点l教学重点:①西北和青藏的主要自然特征和形成原因。这是由本节内容在中国区域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所决定的。②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关系。学习区域地理就必须知道自然地理包含的要素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准确了解区域的自然优势和不足,才能利于人类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进

4、行生产活动,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l教学难点: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虽然在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已有涉及,但学生的心智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自然环境所包含的要素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很难有清晰的认识,这就成为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一大障碍,也是通过区域地理的学习必须要解决的问题。6.教学资源主要利用多媒体和教材进行教学〖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思路:用典型景观图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感受祖国壮美的同时,通过质疑,引发学生思考,自然而然进入新课学习。学生由对景观的感受归纳出区域的突出特征(干旱、高寒),并明确地表的地貌、植被、河流、资源等直观景观深受气候的影响,可以说

5、是区域气候的一面镜子,很好的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通过活动设计,分析区域特征的成因(位置、地形的影响)。而位置、地形、气候、地貌、植被、河流、资源等都是自然地理构成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便一目了然。(如图2)图2在新课的学习中,为了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每一教学环节都是师生共同学习西北地区,而把青藏地区设计为学生自主完成的内容。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总结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和对青藏地区板书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的评价和落实。教学流程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归纳自然特征情景导入:多媒体呈现西北地区的典型景观图片:辽阔的内蒙古草原、天山牧场

6、、浩瀚的沙漠、一望无际的戈壁、雅丹地貌、楼兰遗址、塔里木河等。课堂评价: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板书总结学习线索,看学生是否明确一个区域的地貌、植被、河流等这些最直观的自然景观,能准确的反应出这一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教学环节二:分析西北干旱的形成原因多媒体呈现西北地区的位置图和地形图教学环节三:为我所用(课堂评价)在学习西北地区干旱成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完成对青藏地区突出自然特征成因的分析。形式:教师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展示,相互评价,补充完成,教师点拨,在学生展示过程中也要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给以适时的鼓

7、励和引导。多媒体呈现如下图:(1)以拉萨和成都为例,分析青藏地区“寒”的原因。学生在学习西北时已明确了影响气候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通过对比拉萨和成都气温差异的原因:它们基本处于同一纬度,都位于内陆,不同的是拉萨位于高原,成都处于盆地,得出地形是影响因素。总结出,青藏地区的“寒”是因为地势“高”。(2)读青藏地区地形图,说出青藏地区地势高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能否通过计算来说明青藏地区因“高”而“寒”的特点(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这样,学生不仅从海拔高和多高山两个方面认识青藏高原“高”的自然特征,而且通过计算深刻理解了海拔高度对气

8、候的影响。(3)完成教材P14活动2。看地形图思考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