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出版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出版

ID:14496438

大小:8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出版_第1页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出版_第2页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出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出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出版书名: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作者:彭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版次:2011年12月第1版字数:48.7万字丛书项:儒藏论丛【说明:本书由博士学位论文《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4月。指导教师:谢维扬教授)修订、增补而成。】附:全书详细目录序(谢维扬)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二节“公共思想资源”第三节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四节研究的材料与内容第二章阴阳的起源第一节症结与方案问题的症结——解决的方案第二节旧说之评述“阴阳”的含义——诸说之评述(国别与地域、时代、起

2、点等)第三节起源之考察文字学的考察——文献学的考察——附论:阴阳与二分——简短的小结第三章五行的起源第一节“五行”语群的梳理地—天—人—物—读音与本义3第二节旧说之评述及起源之考察五行起源的地域—五行起源的时代—五行起源的始点问题本章内容小结附:所引甲骨文、金文著录书目及其简称第四章前诸子时代的阴阳五行第一节阴阳思想的发展阳光之向背与地理之方位—阴阳·气·地震—阴阳及其“正”与“不正”(阴阳二分对比)—阴阳与占星术(阴阳相克)—阴阳与医学(阴阳和谐)—阴阳与兵家(阴阳转化)—老子与孔子(阴阳的对立统一)第二节五行思想的发展《洪范》的五行图式(自然物的分类)—和同

3、之辨(五行相杂)—五帝与五行(五行图式之一)—干支与五行(五行图式之二)—五色与五行(五行图式之三)—五行相生—五行相胜—五行无常胜附:阴阳与五行的合流、一点评论第五章诸子时代的阴阳五行(上)第一节儒家一、儒家概观“儒家”正名—学术渊源—儒家流派—六艺与儒家二、孔子与阴阳五行孔子与《论语》及其他—孔子思想的三个层面—孔子说阴阳五行三、思孟五行考思孟及其著述—思孟之五行说—“四行”、“六行”与“五行”四、荀子与阴阳五行荀子与《荀子》—荀子说阴阳—别一种“五行”之说第二节道家一、道家概略“道家”正名—学术渊源—道家流派—道家著述二、老子与阴阳五行老子与《老子》—《老

4、子》说阴阳(联系《太一生水》)—《老子》与五行三、文子与列子《文子》与阴阳五行—《列子》略说四、庄子与阴阳五行庄子与《庄子》—《庄子》与阴阳五行五、帛书《黄帝四经》与阴阳黄老之学与《黄帝四经》—《黄帝四经》的阴阳观六、鹖冠子与阴阳五行鹖冠子与《鹖冠子》—《鹖冠子》与阴阳五行第三节墨家一、墨家概要墨子生平—墨家学派—墨学渊源—墨家思想—《墨子》考辨二、墨子与阴阳五行墨子说阴阳—墨子说五行三、《墨经》与五行“五行毋常胜”正解—“五行毋常胜”说的影响3四、城守诸篇与阴阳五行《迎敌祠》篇分析—《旗帜》篇分析—墨家与兵家的比较五、墨学的流衍及影响秦汉时期的墨学—墨家与道教

5、第六章诸子时代的阴阳五行(下)第一节阴阳家一、阴阳家要略思想探源—两大类别—七大流派—有关著述二、邹衍的思想生平及著述—邹衍的思想—邹衍的影响三、后学与末流一般情形—炼丹术第二节名家与法家一、名家的直接援引(《公孙龙子》)“名家”概说—《通变论》与五行二、法家的驳斥与援引(《韩非子》)韩非与法家—韩非驳斥五行家言—韩非援引五行思想以说理—《韩非子》“阴阳”词语之分析第三节纵横家一、纵横家述略纵横家概貌—纵横家之著作二、纵横家与阴阳五行(《鬼谷子》)纵横家的阴阳观—纵横家的五行观第四节农家一、农家略述农家与农学—农学著作二、农家与阴阳五行顺“时”而为—“三才”之道

6、—土壤分类—耕作方法—总体评价结语内容的总结与归纳(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思想的四大走向—“中国思维模式”—中国文化的未来主要参考文献后记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