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校绿色校园初探

安徽高校绿色校园初探

ID:14499051

大小:1.8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9

安徽高校绿色校园初探_第1页
安徽高校绿色校园初探_第2页
安徽高校绿色校园初探_第3页
安徽高校绿色校园初探_第4页
安徽高校绿色校园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高校绿色校园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省高校绿色校园初探杨小玲杨小玲,1985-,安徽六安人,目前就职于安徽省教育项目管理中心(安徽省教育厅项目管理中心,合肥230061)摘要:本文通过对绿色校园和相关概念的比较,深入剖析绿色校园的内涵,从而全面而细致地认识建设绿色校园的内容要点。根据安徽省地域性情况,提出安徽省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整体策略和技术方案,对安徽省未来高校绿色校园的发展寄予希望。关键词:绿色校园;安徽省高校;夏热冬冷;浅绿1绿色校园“绿色”,把人对绿色校园的直观印象与植物联系在一起,预示着自然、环保、生机、希望。首先,绿色校园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通过校园载体,将生态、绿色

2、、文明融入教育环境,在建设、管理、使用者日常行为等方面贯彻环保理念,进而推动生态环境建设。2013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发布《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绿色校园是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对学生具有环境教育功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校园。”较为全面、简洁、规范地定义了绿色校园。2绿色校园的内涵我国推行绿色校园的时间相对较短,目前正处于“节约环保型校园”向“绿色校园”转型的时期,所以人们对绿色校园的的认识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误区。以下对

3、比绿色校园与其他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以便准确理解绿色校园的内涵。2.1绿色校园与节能的关系绿色校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健康、舒适、节能、环保四个要素的辩证平衡。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放在首位,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为在校师生建立一个与环境和谐相处、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节能、环保虽然重要,但是不能以牺牲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为代价,例如不能光为了节能,一味降低室内光线强度,应该尽量用自然光替代人工照明达到同样的光环境要求。另外节能不仅仅指“节省”,也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2/12。绿色校园的节能设计要以校园整个生命周期为研究对象,在减少能源消耗、

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污染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指导下建设的绿色校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才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和破坏才能够降到最小程度。2.2绿色校园与投入的关系目前,对可持续建筑的理解还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绿色校园需要高成本高代价,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只能先进行普通的校园建设,等有条件再进行绿色校园建设。造成人们这一误解的原因,主要是绿色校园建设初期需要增加投入,也就是绿色建设增量成本,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绿色节能技术措施,与传统项目相比所增加的措施,包括太阳能利用、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中水处理

5、系统等;二是强化型技术措施,即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而产生的增量成本,如外围护强化保温、余热回收系统,高效能锅炉、风机、水泵,以及节能光源和灯具等;三是协同作用,比如建筑外围护强化保温可以减少空调制冷制热负荷,减少空调使用过程中的耗电量,另外比如中水系统对雨水、污水的循环利用,能够减少市政供水的使用量。建设绿色校园有可能会增加建设初期投入,但是从全寿命周期内的综合效益去分析,绿色校园给我们的回报是巨大的,从绿色校园的全寿命周期内增量成本的综合效益计算公式可以得知:C增量效益=C经济效益+C环境效益+C社会效益绿色校园的效益不仅包含经济效益,还包含环

6、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为居住者和社会带来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环境。由此可见,绿色校园建设的全寿命周期的效益远远大于初期投入,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也应该、而且更应该建设绿色校园。2.3绿色校园与绿色建筑的关系绿色建筑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使用绿色建材、低能耗围护结构,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地热,集成中水循环、绿化、自然通风和采光和智能控制等各种技术,充分展示人文、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绿色建筑是绿色校园的硬件,但绿色校园不仅仅是绿色建筑的组合和绿色技术的堆砌。绿色校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校园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进行校园的规划

7、时,充分结合学校的中长期发展,为未来发展预留一部分弹性和可变空间,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即“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校园内的建筑类型很多,包括教学、实验、生活、运动场馆等等,并不要求每栋建筑都堆砌采用绿色技术,而要通过合理的规划,以及对人们绿色意识的培养,使校园环境得到整体的改善。12/12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国内外在制定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实践绿色校园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的指标和方法也具有时间阶段性和地区差异,不是“拿来主义”、照搬照抄。绿色校园设计要本着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原则,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通风条件,合理利用当

8、地的丰富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三是文脉导向原则。历史建筑是校园人文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