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探讨的论文

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探讨的论文

ID:14502138

大小:3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9

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探讨的论文_第1页
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探讨的论文_第2页
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探讨的论文_第3页
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探讨的论文_第4页
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探讨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探讨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探讨的论文作者:李翠莲 方北曙 黄中培  论文关键词:抗性淀粉;分类;制备;生理功能;应用  论文摘要:抗性淀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概念,其功能特性引发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并成为国际上新兴的食品研究领域。论述了抗性淀粉的分类、制备、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abstract:resistantstarchwasanewlydevelopedconceptandhadbecomethefocusforstudyinthefields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thepaperdescribe

2、dtheclassificationofresistantstarchanditspreparation,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aswellasitspossiblephysiologicaleffectsinhumanbeingsandtheapplicationinfoodindustry.  keywords:resistantstarch;classification;preparation;physiologicalfunction;application    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r

3、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概念。WWw.11665.COM1998年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出版的《人类营养中的碳水化合物》一书中指出:“抗性淀粉的发现和研究进展,是近年来碳水化合物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以前,由于在人体排泄物中未曾检测到淀粉成分的残留,人们一直认为淀粉可以被人体彻底消化吸收。1982年有报道说在进行膳食纤维定量分析时,发现有淀粉被包埋在不溶性膳食纤维中的现象。1983年,英国生理学家hansenglyst等人首先将这部分淀粉定义为抗性淀粉[1]。由此,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如分子量、聚合度、空间结构等)、体内外消

4、化情况、生理功能、制备和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等,都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1rs的分类与制备    1.1rs的分类  抗性淀粉不能被小肠中的淀粉酶水解,本身或其降解产物能原封不动地到达结肠并被其中的微生物菌群发酵,继而发挥有益的生理作用,因此曾被看作是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的组成成分之一[2]。目前被普遍接受的rs的定义是1992年fao根据englyst和“欧洲抗性淀粉研究协作网(eures-ta)”的研究得出的:即健康者小肠中不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其实影响淀粉在小肠内消化吸收的因素很多,如食物淀粉的结构、其他膳食成分、制备方

5、式等。最近的研究发现,人的年龄、生理状况及生活环境,也会造成淀粉消化能力的差异。在某一个体身上作用类似于rs,而在其他人体内可能不被看作rs,所以对rs的定义还需进一步研究[3]。至今抗性淀粉尚无化学上的精确分类,目前,大多数研究人员根据淀粉的来源和人体实验结果(抗酶解性)的不同,将rs分为4类[4,5]。  rs1(物理包埋淀粉,physicallytrappedstarch)为生理上不接受的淀粉,是由于机械加工使淀粉颗粒发生物理屏蔽作用,被封闭在植物细胞壁上,不能为淀粉酶作用的淀粉颗粒。主要存在于轻度碾磨的谷类、种子、豆类等食品中。rs2(抗性淀粉颗

6、粒或生淀粉,resistantstarchgranules)是有一定粒度的淀粉。物理和化学分析认为,其结构的完整性和高密度性及特殊的构象或晶体结构,使其对淀粉酶具有高度的抗性。rs3(回生淀粉或老化淀粉,retrogradedstarch)为变性或老化的淀粉,主要由糊化淀粉经冷却后形成。它是抗性淀粉的主要成分。rs3溶解于koh溶液或dmso(二甲基亚砜)后,能被淀粉酶水解,是一种物理变性淀粉。rs3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rs,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rs3常存在于冷米饭、面包及一些油炸食品中[6]。rs4(化学改性淀粉chemicallymodifiedst

7、arch)主要指由植物基因改造或用化学方法改变淀粉分子结构所产生。如乙酰基淀粉、羟丙基淀粉、热变性淀粉以及淀粉磷酸酯、淀粉柠檬酸酯等。rs的分类仍在不断变化,但是rs1和rs2或rs1和rs3常共存于一种食物中,rs2~rs4均可由淀粉在食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转化形成,不同类别的rs可能对食品风味和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1.2rs的制备  近年来,国外对抗性淀粉的制备研究非常活跃,发展很快,并有许多制备抗性淀粉的专利。而我国对抗性淀粉的制备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于rs形成机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直链淀粉双螺旋叠加(即直链淀粉重结晶)形成抗性淀粉。rs

8、的制备是一定浓度的淀粉乳经糊化后再经老化等的处理过程。  1.2.1压热处理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