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无机材料的电导-3

3 无机材料的电导-3

ID:1450711

大小:674.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7-11-11

3 无机材料的电导-3_第1页
3 无机材料的电导-3_第2页
3 无机材料的电导-3_第3页
3 无机材料的电导-3_第4页
3 无机材料的电导-3_第5页
资源描述:

《3 无机材料的电导-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电学部分上节知识点回顾半导体概念,能带结构;本征半导体的电子电导率及影响因素;组份缺陷对电子电导率的影响;25.4多晶多相材料的电导相组成:晶粒、晶界、玻璃相、气孔、相组成的导电性:玻璃相、微晶相(缺陷多)电导率较高。气孔电导率小,但如果气孔形成通道,环境中的水份、杂质易进入,对电导有影响。作为绝缘子使用,必须提高其致密度。3§5.5半导体陶瓷的物理效应接触效应半导体间;金属与半导体间;金属与金属间;2.晶界效应压敏,PTC3.表面效应—gassensor4.西贝克(Seeback)效应-thermalelectric4§5.5

2、.1晶界效应(1)压敏效应微观结构中包括氧化锌晶粒以及晶粒周围的晶界层。氧化锌晶粒的电阻率很低,而晶界层的电阻率却很高,相接触的两个晶粒之间形成了一个势垒。56对电压变化敏感的非线性电阻效应。即在某一临界电压以下,电阻值非常高,可以认为是绝缘体,当超过临界电压(敏感电压),电阻迅速降低,让电流通过。电压与电流是非线性关系。1隧道效应热激发双肖特基势垒图无电场Ed表面能级高电场ZnO晶粒晶界ZnO晶粒7应用领域稳压,过压保护避雷针等8(2)PTC效应PTC效应:电阻率随温度升上发生突变,增大了3—4个数量级。是价控型钛酸钡半导体特有。电阻率突变温

3、度在相变(四方相与立方相转变)温度或居里点。PTC机理(Heywang晶界模型):1)n型半导体陶瓷晶界具有表面能级;2)表面能级可以捕获载流子,产生电子耗损层,形成肖特基势垒。在烧结时,需采用氧化气氛,缓慢冷却,使晶界充分氧化,因此所得烧结体表面覆盖着高阻氧化层,在被电极前将氧化层去除。3)肖特基势垒高度与介电常数有关,介电常数越大,势垒越低;4)温度超过居里点,材料的介电常数急剧减小,势垒增高,电阻率急剧增加。9应用领域温度敏感元件,过热报警器,过热保护;PTC的温度变化,用于液位计;限电流元件;P27110表面效应:半导体表面吸附气体时电

4、导率发生变化。吸附气体的种类:H2、O2、CO、CH4、H2O等。半导体表面吸附气体对电导率的影响:如果吸附气体的电子亲和力大于半导体的功函数,吸附分子从半导体中捕获电子而带负电;相反吸附分子带正电。n型半导体负电吸附,p型半导体正电吸附时,表面均形成耗尽层,表面电导率减小。p型半导体负电吸附,n型半导体正电吸附时,表面均形成积累层,表面电导率增加。§5.5.3表面效应(吸附其他分子或原子)11例如:一般具有氧化性的分子(如:氧分子)从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中捕获电子而带负电,引起半导体表面的负电吸附。还原型气体引起半导体表面的正电吸附。1/2

5、O2(g)+neOadn-Oad:吸附分子温度对吸附离子形态的影响:低温高温O21/2O4-O2-2O-2O2-O::O·O:O:O:O:·O:O··O::O:12§5.5.4气敏理论模型SnO2是n型半导体在空气中吸附氧,氧的电子亲和力比半导体材料大,从半导体表面夺取电子,产生空间电荷层,使能带向上弯曲,电导率下降,电阻上升。吸附还原型气体,还原型气体与氧结合,氧放出电子并回至导带,使势垒下降,元件电导率上升,电阻下降。13§5.5.5西贝克(Seeback)效应这是热电材料的基础,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学科和材料科学界的热点研究领

6、域温差电动势效应--广义地,在半导体材料中,温度和电动势可以互相产生其理论公式在教材上有部分介绍,有关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见相关研究论文教材第277页表5.11只是一些传统材料,现在有非常多新材料14Thermalelectricgenerator15S是材料的Seeback系数,也称为热电势,σ是电导率,T是绝对温度,ke是载流子热导率,kL是晶格热导率商用热电材料的ZT值在1.0左右,相应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小于10%,远远低于普通热机约35%的发电效率.热电材料性能优值(ZT)是表示热电材料转换效率高低的唯一指标161718应用领域温差发电制冷

7、19§5.5.6P-n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接合时,截流子存在浓度差,导致空穴从p区扩散到n区、电子从n区扩散到p区;对于p区,空穴离开后,留下不可动的带负电荷的电离受主,出现负电荷区;同理n区出现带正电荷的电离施主,出现正电荷区;把pn结附近的电离受主和施主区所带电荷称为空间电荷,这个区域称为空间电荷区。pn+++++++++----------20NANdNdNAPEFEcEveVdNv>Nd空穴从P向N流动,在N区形成正空间电荷;电子从N向P流动,在P区形成负空间电荷;空间电荷在接触附近形成自建电场P,它阻止空穴和电子进一步的扩散,达到

8、平衡,接触电势差为Vd;此时整个系统的费米能级相同,P-N结处能带发生弯曲。(一)能带结构eVd21NDNA(x)N(x)xpn缓变结:杂质浓度从p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