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双宾动词研究

古汉语双宾动词研究

ID:14514166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古汉语双宾动词研究_第1页
古汉语双宾动词研究_第2页
古汉语双宾动词研究_第3页
古汉语双宾动词研究_第4页
古汉语双宾动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汉语双宾动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中双宾语结构的研究双宾语是古汉语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语法现象,历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就层出不穷。从《马氏文通》开始不少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有所探讨。而“动之名”到底属不属于双宾语结构,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历来对此问题也有很多争议。本文将例举一些这方面的理论文章,力图对这个问题有所阐释。在《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索引(1900——2000)》(孙立平编,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版)的76页——78页列举了学者们对双宾语和“动之名”结构的研究论文。对双宾语研究的文章有57篇之多,而对于“动之名”结

2、构研究的文章有26篇,由此可见学者们是很重视这种语法现象的。下面我只简单摘要部分论文的主要内容。1、《古汉语双宾动词研究》时兵安徽大学中文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摘要:从双宾语语序、不饱和结构、替换结构选择的角度,详细描写古汉语双宾语动词的语法功能,并且探讨语法功能与语义特征之间的映照性。2、《双宾语研究述评》延俊荣复旦大学中文系《语文研究》2002年第4期摘要:双宾语是较有特色的一种句式,其研究历来受到重视。传统语法学从意义出发,定义了双宾语,对双宾语动词进行

3、了分类,并归纳出双宾语句式。结构主义全面描写了双宾语,提取出双宾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扩大了双宾语的范围,对双宾语动词进行了再分类,并探讨了双宾语的成句条件。生成语言学讨论了双宾语的题元角色及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之间的衍生关系。配价语法将双宾动词定义为三价动词,讨论了三价动词的配价问题。在以往描写的基础上,认知语言学对双宾句进行了全面的解释。“给予”义的提出为双宾句乃至与“给”相关句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是迄今为止最为辉煌的一笔。而句式义的提出对双宾句句式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精致的解释,尤其是恰当地解释了

4、本身没有“给予”义但却进入双宾句式的原因。63、《浅谈古汉语中的三种双宾语句》李元成摘要:古今汉语中都有双宾语句,二者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双宾语句(本文称之为“一般双宾语句”),和现代汉语中的双宾语句基本相同。除此之外,古汉语中还有现代汉语中所没有的两种特殊双宾语句:一种是“为动双宾语句”,一种是“使动双宾语句”。4、《古代汉语中的双宾语句》宋今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3月摘要:阐释古代汉语中的双宾语句的语法特点。(双宾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为动关系)5、《浅谈

5、古代汉语的特殊双宾语结构》贺敬华刘金虎《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4月摘要:古代汉语的双宾语结构中,谓语动词和两个宾语的关系可分为两类:一般双宾语结构和特殊双宾语结构。特殊双宾语结构包括:为动类双宾语结构、使动类双宾语结构、处置类双宾语结构。6、《古代汉语双宾语辨析》高晓元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4月摘要:所谓“双宾语”,是指在一个谓语动词后面接连带两个宾语。这种语言结构,称为“双宾语结构”。具有双宾语结构的句子,称为“双宾语句”。古今汉语大部分双宾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一致的,表现出汉语语法的

6、稳固性;但因古今汉语存在着质的差别,即便古今基本一致的句型也有些细微差别。更有些古今不一致的句型,还有些貌似双宾语上的其它语法结构,似是而非,使得我们对古代汉语双宾语结构辨别不清,成为教学障碍。有必要对古代汉语的双宾语问题从教学的角度做进一步辨析。7、《试论古汉语双宾语的鉴别》陈坤德曹国安古汉语研究1998年第二期6摘要:大凡古汉语的语法著作和古代汉语教材,往往有对古汉语双宾语的介绍,原因之一是“双宾语在古汉语里的应用,比现代汉语还有广泛些。”(王力《古代汉语常识》)然而,在提取古汉语里的双宾语

7、材料时,要做到广而不滥,这就有个鉴别的问题,即分清哪些是双宾语句,哪些不是双宾语句。明显的非双宾语句也好辨认,如“周宁王遗我大宝龟”(《尚书·大诰》),“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余赐入孟诸之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史记·滑稽列传》)。明显的非双宾语句也好辨认,如“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国语·越语上》),“其妻遥闻之状,磨筓以自刺”(《吕氏春秋·长攻》),“倕至巧也。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吕氏春

8、秋·重己》)。有人解释说:“‘纳之太宰嚭’,在‘太宰嚭’前省略了介词‘于’,应为‘纳之于太宰嚭’”,“‘闻之状’,即闻其状”,“‘有之利’,即有其利”(洪成玉主编《古代汉语教程》)。可是,有些教材到底是双宾语句还是非双宾语句,还有斟酌的必要。8、《古代汉语的特殊双宾语结构》相宇剑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2003年2月摘要:古代汉语的一般双宾语结构的特点是述语动词和双宾语都有施事和受事关系,而特殊双宾语结构中述语动词和两个宾语的语义关系并不都是施受关系,两个宾语中,只有一个是受事宾语,另一个是当事宾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