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

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

ID:1451459

大小:3.04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7-11-11

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_第1页
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_第2页
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_第3页
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_第4页
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昆岩溶钻探技术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5月长昆客运专线大龙至昆明段施工岩溶地质勘探技术要求交底内容一、执行规范二、现场管理要求三、钻探质量的控制四、钻探工作要求五、岩芯的鉴定和描述一、执行规范(一)概述《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6)《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J10014—98)《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J261-2003)(一)概述二、现场管理要求(1)钻探单位进场前必须认真学习本要求并严格执行,对所承担的钻探任务、钻探质量负责。(2)准备好进场所需材料,包括备足钻杆、各类套管、抽水设备、岩芯箱(宽度为1m)、大理石粉、钢卷

2、尺、板尺等备料、数码相机、钻机施工牌等。(3)钻探日志、班报表、岩芯标签必须用规定的统一格式。(一)概述三、钻探质量的控制(一)概述1、根据钻孔任务书,制定可靠、可行的勘探设备、人员、工程进度等的组织计划,技术人员应及时熟悉本段地质情况。2、施钻前必须采用满足精度的测量仪器按有关测量规范放孔,准确测定钻孔坐标及高程。且定位误差:陆地应小于0.1m,水中一般应小于0.5m。孔位高程测量,地面孔口高程误差:陆地应不超过0.01m,水中应不超过0.1m。钻孔内地层的分层高程误差应在0.05~0.1m以内。3、位置一经确定,机组不得随意变动。如因种种原因须变动

3、时应及时通知地质人员,地质人员现场重新定位。擅自移孔的一律作为废孔处理。4、勘探工作中遇异常时应及时向地质人员汇报,不得擅自继续进行工作。5、土层、基岩全风化带采用(风压)干钻。饱和砂层、卵石土层可采用跟管钻进、套管护壁、或泥浆、植物胶护壁钻进等有效方法。断层破碎带和滑动面(带)必须采用双层单动岩芯管钻探。在基岩弱、微风化层中钻进时,每回次进尺不超过2m;基岩全强风化层、黏性土、粉土、砂类土一般不大于1.0m,在软土和松散地层中钻进时,每回次不超过0.5m。6、岩芯采取率及终孔直径:黏性土、粉土、泥岩≥90%;砂类土、基岩弱风化带(W2)、微风化带(W

4、1)和滑动面及重要结构面上下5m范围内≥80%;碎石类土、全风化带(W4)、强风化带(W3)和构造破碎带、溶洞充填物≥70%;完整基岩≥85%,并确定岩石质量指标(近似RQD值)。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7、抽水试验、有断层破碎带的钻孔,开孔孔径不宜小于150mm。每段路基采取水样三组做侵蚀性检测。8、做压水试验钻孔,要求统一使用130口径开孔及终孔,使用清水钻进,统一使用机械压水法进行综合压水试验,试验中采用等差法选三个压力点进行试验。9、软土、饱和粘性土中如有缩孔、塌孔,应注明其位置及严重程度,并采取加固孔壁措施。10、每个钻孔的岩芯均应按顺序在岩

5、芯箱中摆放整齐,分箱摆放,每箱五米,每米一行,每箱间应空出定的距离,并按回次填写岩芯签,用数码相机及时岩芯彩色照片。照相前,岩芯应标明孔号、每箱起止深度、分层深度、取样深度、终孔深度等,然后拍照。拍照时,先导孔应拍整体照、土层照及基岩照三张照片,若遇岩溶发育,应附局部放大照,并按指定要求编辑整理,提交电子文件。注浆孔只照整体照一张,照相应按照基岩方拍向土层方,但若岩芯超过15m,应分两张照。11、准确量测和记录钻进尺寸及不同岩性分层深度,要求,不同塑性状态粘性土、不同密实程度碎石类土及砂、不同岩层,相同岩层的不同风化程度均要单独分层,岩溶有变化的也须单

6、独分层(如充填溶洞,无充填溶洞,岩溶强烈发育段等)认真填写钻探记录的各项内容。12、每个钻孔均应量测初见水位及终孔后24小时的静止水位。13、钻孔终孔须经驻机地质技术人员验孔并同意。四、钻探工作要求(1)开钻前,记录员及机长应详细了解任务书提出的钻探目的、要求,按要求钻探、试验、取样,要求勘探孔均须采用机械回旋钻进方法,采取岩芯。(2)了解钻探工点地质概况、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等,做好机具及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3)做好岩芯整理、保管和处理工作。将岩芯按先后顺序排列整齐,存放在钻孔附近,填写回次标签,写明回次编号。岩芯名称和取样深度,夹在相应的岩芯位置。

7、施钻过程中做好岩芯保管,以便复查核对。岩芯摆放应采用1米1行,每5米一箱的摆法,每两箱岩芯间空出一定的距离,岩芯的位置与其在地下的位置深度应一致,终孔后,一般岩芯经会审、鉴定并核对日志,在拍彩照后,放到指定地点弃舍或保存。(4)岩芯鉴定和描述是地质钻探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之最,十分重要。必须及时记录变层深度和岩(土)厚度,对每一节岩芯均需鉴定,凡岩性结构有变化者,都应详细描述,并准确记录变化处的深度。(5)钻探日志中应特别注意对岩芯中反映不出来的钻探过程情况的记录。如对钻具自然下落、钻进自然压力的增减、孔内异常响声、孔内掉块、钻具跳动、循环液消耗异常、颜

8、色变化等(如漏水、塌孔、埋钻、卡钻、缩孔、涌砂、涌水、掉块、钻具陷落、震动、钻进快慢、冲洗液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