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2010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2010

ID:14516399

大小:1.24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9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2010_第1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2010_第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2010_第3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2010_第4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2010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20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冲击高电压的产生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了解冲击高电压发生器的结构。2、掌握冲击高电压的产生原理。3、了解产生冲击高电压的操作方法。4、观察气体间隙击穿、放电现象二、实验内容此实验为演示试验,先向学生介绍冲击高电压的产生原理、冲击高电压发生器的结构以及详细的操作方法,最后指导老师演示操作过程,产生冲击高电压。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10-《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多功能高电压教学系统,主要有控制台、试验变压器、整流硅堆、保护电阻、波头电阻、波尾电阻、主电容、电容分压器、球隙等组成四、实验原理1、基本原理(1)多级冲击

2、电压发生器原理接线图(2)基本原理:并联充电,串联放电a)充电过程充电过程中,火花间隙都不都击穿,所在支路呈开路状态,电路简化为上图。各级电容器经数目不等的充电电阻并联地由整流电源充电,前面的电容比后面的电容充电速度快,时间足够长时,全部电容器的偶数点都达到-Uc,奇数点为零电位,所得电压为负极性b)放电过程l当F1在Uc作用下击穿时,立即将点2、3连接起来,3点电位近似变成-Uc,4的电位近似变为-2Uc,F2上的电位差将达2Uc而迅速击穿,F3、F4将在3Uc和4Uc的电压下依次击穿;l由于各级电阻R有足够大的阻值可近似地看成开路,各台电容

3、器被串联起来对波尾电阻R2和波前电容放电(3)起动方式使各级电容器充电到一个略低于F1击穿电压的水平上,处于准备动作的状态,然后利用点火装置产生一点火脉冲,送到点火球隙F1中的一个辅助间隙上使之击穿并引起F1的主间隙击穿,起动整套装置。-10-《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2、实验装置(1)实验接线图R0:保护电阻D1:整流硅堆G1、G2:球隙C1、C2:主电容G1、G2、G0:球隙Cd1、Cd2:电容分压器Rf:波头电阻Rt:波尾电阻(2)动作前等值电路(3)动作后等值电路五、实验步骤1、检查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接线2、检查接地棒是否接地良好,调压器是

4、否在零位。3、将接地棒从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电容器上取下,作升压准备4、合闸5、缓慢均匀升压,接近冲击发生器的每级充电电压时,停止升压,并迅速将调压器回零-10-《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6、启动点火装置,使冲击发生器动作7、试验完毕后,切断电源,用接地棒将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充电电容放电,并将接地棒挂在电容器的高压端六、实验报告掌握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结构及原理,了解具体的操作方法。七、实验注意事项1、测试之前要进行2-3次的预放电。2、每次测试完毕后,调压器回零,将接地棒挂在电容器的高压端。八、思考题1、产生雷电冲击高压和操作冲击高压,应当调节哪些参数,

5、如何调节?2、若要产生雷电截波,实验装置该作何变化?-10-《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二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根据提供的分析软件,分别用滚球法和折线法分析单根和两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2、对影响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二、实验内容1、不同高度单根避雷针分别用滚球法(不同滚球半径)和折线法时的保护范围三维图2、不同高度、不同距离双根避雷针分别用滚球法(不同滚球半径)和折线法时的保护范围三维图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MATLAB工具、避雷针保护范围分析软件、计算机四、实验原理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折线法

6、和滚球法两种。所谓滚球法就是以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利用作为接闪器的金属物)或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也就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同类别的防雷建筑物的滚球半径有所有不同。根据不同建筑物的重要性,选择的滚球半径如下表所示。表建筑物防雷的滚球半径建筑物防雷类别滚球半径hr(m)第一类防雷建筑物30第二类防雷建筑物45第三类防雷建筑物601、滚球法单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当避雷针的高度时,距地面处作一条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以避

7、雷针的针尖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水平线于A、B两点,又分别以A、B两点为圆心,为半径,从针尖向地面画弧,如图1.l所示,曲线就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边界,保护范围是一个对称的锥体。-10-《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滚球法单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避雷针在高度的平面上的保护半径由下式可得: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由下式可得:式中:—避雷针在高度的平面上的保护半径(m)—滚球半径(m)—被保护物的高度(m)—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m)当避雷针的高度时,在避雷针上取高度的一点代替单根避雷针针尖作为圆心。其余作法与时相同。2、滚球法两根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圈两根

8、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圈,在避雷针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的情况下,当两根避雷针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时,应各按单根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方法确定;当小于时,滚球法两根等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