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ID:14521844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_第1页
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_第2页
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_第3页
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软组织肿块的MRI诊断价值探讨发表者:谭琦瑄3573人已访问由于MRI具有较强的软组织分辨力,过去极少作影像学检查的四肢和体壁软组织肿块,越来越多行MRI检查。为提高MRI对软组织肿块诊断的准确性,我们自2005年1月开始对软组织肿块的临床和MRI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作了细致的对照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三年来在我院作MRI检查并行手术治疗,有明确病理诊断和完整临床资料的软组织肿块共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2-63岁,平均29.22岁,30岁以下者39例(占61.29%)。大腿22例,小腿20例,臀部5例,上臂4例,前臂、踝部各3例,足部

2、2例,膝部、肘部、背部各1例。东莞东华医院放射科谭琦瑄1.2 设备及扫描方法:飞利浦GyroscanIntera1.5T磁共振仪。扫描序列:SE/T1WI(TR300-600ms,TE15-20ms)、TSE/T2WI及SPIR/T2WI(TR3000-4000ms,TE60-100ms)。层厚3-10毫米,间隔0-5毫米,矩阵512×512。轴位加冠状位或矢状位。1.3 资料收集:每例均详细记录病史、症状、体征、化验结果。MRI图像由三名副主任医师在PACS报告终端阅读,详细描述病变部位、大小、信号特征、内部结构、轮廓及邻近组织、结构的变化,结合病史、临床表

3、现、实验室检查,共同确定MRI诊断。尽量作出具体病名诊断,否则作出肿瘤或非肿瘤诊断,考虑肿瘤者,作出良性或恶性判断。术后有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者纳入研究对象。对术前MRI诊断不作回顾性纠正。病变的信号变化以正常肌肉为标准。2 结果2.1 软组织肿块的术后病理诊断和术前MRI诊断对照(见表1)。62例软组织肿块中的34例(54.84%)术前MRI诊断与病理完全相符。肿瘤性肿块51例中血管瘤16例、脂肪瘤4例、神经鞘瘤3例以及腱鞘巨细胞瘤2例共25例(49.02%)术前MRI诊断与病理相符。恶性肿瘤只有2例脂肪肉瘤及1例纤维肉瘤MRI诊断为“软组织肉瘤”,无一例组织学

4、来源诊断正确。非肿瘤性肿块11例有9例(81.82%,血肿、脓肿各4例,表皮样囊肿1例)术前MRI诊断与术后病理一致。肿瘤、非肿瘤分组准确者61例(98.39%),1例出血性机化性囊肿误为恶性肿瘤。肿瘤性肿块51例中良、恶性鉴别准确者14例,加上组织学来源诊断正确的25例,共39例(76.47%)良恶性鉴别准确,12例肿瘤良、恶性分类错误:10例恶性肿瘤误诊为良性,2例良性肿瘤误诊为恶性。MRI诊断良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29%、76.74%、84.61%,诊断恶性肿瘤则分别为37.50%、66.67%、48.00%。2.2 各种软组织肿块

5、的MRI表现血管瘤:位于肌内或肌间脂肪间隙,桑椹状、卵圆形或形态不规则,边缘清,最大径12-56毫米,等或稍短T1、长T2信号,SPIR/T2WI呈明亮高信号,除海绵状血管瘤外,内部可分辨出大小不等、不规则颗粒状或迂曲条状结构,或紧密或松散,间以脂肪信号。体积大者所在或邻近肌肉肌纤维稀疏并脂肪浸润。蔓状血管瘤:均累及整块肌肉,1例累及邻近3块肌肉,边缘不规则且不清,由多发扭曲、稍短T1、明显长T2或流空信号的条状结构组成,间以多少不等脂肪,2例中央见一粗大流空血管与深静脉相通。脂肪瘤:肌内1例,肌间隙3例,卵圆形或不规则,边缘光整,各序列与皮下脂肪信号一致,内

6、见细小血管或条状低信号。错构瘤:均位于肌内,所在肌肉萎缩并脂肪浸润。2例边界不清,内见不规则等T1、不均匀长T2信号结节,压脂呈明亮高信号,误为血管瘤,病理显示其主要成份为血管和淋巴管。2例除脂肪外仅见少量血管及条状低信号,边界较清,误为脂肪瘤。纤维瘤:最大径57-64毫米,分叶状或土豆状,边缘不光整但大多清楚。等T1信号内小片状长T1信号,不均匀长或稍长T2信号内小片状等或短T2信号,压脂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因局部边界不清误为恶性肿瘤(图1)神经鞘瘤:位于大腿、小腿肌间隙及足底趾短屈肌内,卵圆形,边缘光整,最大径16-45毫米。呈均匀稍短T1、不均匀长T2信

7、号,内见斑片状或分隔状更长T2信号,致肿块呈龟背状或镶嵌状。腱鞘巨细胞瘤:2例分别为肘、踝关节内及周围不规则团块,边缘清,呈不均匀短T1、长T2信号,骨质局部受侵但无信号异常(图2)。1例为膝关节内及周围多发大小不等不均匀长T1、长短混杂T2信号肿块、结节及小囊状长T1、长T2信号,无骨质异常。淋巴管瘤:上臂皮下脂肪内,形状不规则,边缘多发刺状突起,最大径50毫米,呈稍短T1、明显长T2信号,SPIR/T2WI为明显高信号,内见多发各序列信号与脂肪一致的结节,病理证实为脂肪组织。各类恶性肿瘤肌内7例,肌间隙9例,长径29-154毫米,平均64毫米,卵圆形、梭形

8、、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边缘可光整或不规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