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课后练习题答案[1][1]

民法课后练习题答案[1][1]

ID:14524383

大小:301.5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7-29

民法课后练习题答案[1][1]_第1页
民法课后练习题答案[1][1]_第2页
民法课后练习题答案[1][1]_第3页
民法课后练习题答案[1][1]_第4页
民法课后练习题答案[1][1]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法课后练习题答案[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法学》课后习题第一章民法概述(含答案)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05-3112:03  共332人浏览[大][中][小]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民法居于(  )的地位。  A.根本大法  B.基本法  C.单行法  D.中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所有的人身关系  C.纵向的财产关系  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3.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  )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A.经济  B.民事  C.交换  

2、D.日常  4.某国驻华领事上街购物、乘坐的汽车被我公民王某撞坏,该领事即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王某赔偿损失。本案适用 (  )  A.中国民法  B.该领事所属国民法  C.国际惯例  D.第三中立国民法  5.民法的下列渊源中,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的是(  )  A.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中的民事规范  B.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发布的命令、指示和规章中的民事规范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决议和命令中的民事规范  D.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民事问题的

3、司法解释和具有指导性的指示  6.近代民法的代表是(  )  A.罗马法  B.法国民法典  C.德国民法典  D.苏俄民法典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民法调整(  )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A.平等主体  B.公民  C.法人  D.公民与法人  E.法人与其上级主管机关  解析:  2.下列规范中属于我国民法渊源的包括  (  )64  A.《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D.《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E.《中华人民共

4、和国合伙企业法》  3.根据民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下列(  )民事案件,审理时一般不能适用《民法通则》。  A.《民法通则》生效前进行的民事活动,于《民法通则》实施后起诉的  B.《民法通则》公布前发生的民事行为,自《民法通则》实施后起诉的  C.《民法通则》制定前发生的民事纠纷,在《民法通则》公布后起诉的  D.《民法通则》实施后发生的民事关系,现在正在审理的  E.《民法通则》生效前人民法院已审结,现在当事人又提出申诉的  4.民法的效力包括(  )  A.在时间上的效力  B.在空间上的效力  

5、C.对人的效力  D.对物的效力  E.对民事权利的效力  5.民法具有以下性质  (  )  A.民法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B.民法为文明法  C.民法为实体法  D.民法为私法  E.民法为国际法  6.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  C.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E.公序良俗原则  答案:ABCDE  解析:  7.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民法渊源的是(  )  A.宪法  B.基本法  C.地方性法规  D.司法解释  E.经国家法律认可的习惯   三、简答题 

6、 l.简述民法的任务。  答:民法的任务是民法立法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由民法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民法的任务主要有三项:(1)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一方面从法律上确认各项民事权利;另一方面规定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方法。(2)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3)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2.民法基本原则的效力和功能如何?64  答: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其效力贯穿于各项民事制度之中的民法的根本规则,是民法立法的指导方针和解释民法规范、适用民法规范以及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其效力具体表现在:(1)

7、它是民事立法须遵循的准则;(2)它是解释民法的基准;(3)它是民事活动中的基本行为准则;(4)它是在没有具体规定时,裁决民事案件的依据。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则具有评价功能和补充功能。其评价功能表现在:民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理解民法的精神实质,正确地评价民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其补充功能表现为:民法基本原则可以补充法律的漏洞。   四、论述题  1.试论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答: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

8、国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科学地揭示了我国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即民法调整以下两大类社会关系:  (1)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财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