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镇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调研

白石镇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调研

ID:14525815

大小:19.7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9

白石镇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调研_第1页
白石镇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调研_第2页
白石镇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调研_第3页
白石镇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调研_第4页
白石镇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调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石镇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白石镇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调研报告 11月28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中宣部部长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跨入新世纪以来,白石镇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全镇村规民俗整体呈现出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通过调研,全镇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存在:一、当前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全镇

2、农村乡风主流是好的,但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理想信念有些淡化。 一些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的事情,眼睛只盯着自己的小圈子、小家庭,不关心政治,不关心他人,国家观念、集体观念、理想信念淡化。对乡风文明建设认识不到位。当前,一些乡村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以及丰富的内涵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属上层建筑的范畴,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易立竿见影,而忽视了乡风文明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甚至有的还错误地认为经济发展了,乡风自然会文

3、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措施和力度缺乏。重视不够也反映在投入上,一些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无法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目前,合力建设乡风文明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仅靠少数部门单打独斗,推动起来比较困难。(二)思想道德出现滑坡。 在价值取向上“一切向钱看”成了一些农民的行为准则。有的为了获取钱财,甚至坑蒙拐骗,损人利己,铤而走险,违法犯罪。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被一些人玷污、抛弃。有的家庭经济宽裕,老年人虽然衣食有着,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尊重;有的家庭因贫困不愿尽赡养义务;有的老人甚至在家庭中遭受虐待等等。农村社会风气缺乏

4、强有力的正确引导。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新旧思想观念的冲撞,东西文化观念的交锋,不同思潮的激荡,致使人际关系日趋淡漠,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矛盾纠纷增多,与人为善、互爱互助的风气日渐淡化,不赡养老人现象时有发生。 (三)攀比之风发展膨胀。我镇32个村,经调查村里白事100元起,稍好的经济状况200元;红事200元起,稍好点的500元。平均每户每年红白事花费8000元左右。一些农民婚丧事大操大办,大吃大喝,比阔气、讲排场、攀比之风渐盛。特别是在孝敬老人方面,老人生前不尽义务,死后大办丧事的还大有人在。整体来说,农村丧葬

5、花费一般要5—8万元。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用失当的方式表达对长辈的孝心,在丧葬仪式上大讲排场,动辄花费数十万。周围村民跟风效仿,似乎在丧葬上多花钱就是对长辈亲人的孝顺,反之则会被其他村民视为“不孝”,形成了一股盲目攀比之风。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与需求存在距离。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科技下乡等多形式文化下乡,虽深受农民的喜爱,但对当地农村文化建设不过是杯水车薪,难以使农民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四)法制观念比较淡薄。一些农民目无法纪,不学法,不懂法,无政府主义严重,凭习惯办事;个别村干部蛮横专断,喜欢个人说了算,不

6、讲民主,干群关系紧张。农民群众法制意识薄弱,社会治安影响乡风。一些村民在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大多表示首先找人私下协商解决。而近年来农民参与民主选举积极性不断提高,农村在选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违法违规的事件,导致人际关系复杂化,利益矛盾多元化。封建迷信有所抬头。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信佛信教、信命,遇难求菩萨,求算命先生,污染了社会风气,对乡风文明建设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二、原因分析  农村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是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得以泛滥的物质

7、基础,但归根结底封建思想遗存、价值观念缺失、宣传教育缺少、政府管理缺位是当前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封建思想遗存。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迷信思想,对当前农村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部分人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对社会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在周围亲戚好友的影响下,很容易被一些所谓的“大师”迷惑。家里一有事,就要请“风水”先生、或神婆查查家宅、看看家里过世的亲人在阴间过得如何。这种封建迷信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二)价值观念缺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8、传统的农村思想道德体系也面临着冲击和影响,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失。农村中封建迷信现象日渐盛行,部分村民对宗教信仰不够理性,盲目信教,笃信神灵,花钱消灾,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三)宣传教育缺少。部分经济比较宽裕的农民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大操大办,奢侈浪费,一些村民盲目跟风,“死要面子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