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ID:14528420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1页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2页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3页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4页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2、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3、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二、单选题:1A2B3A4D5C6C7A8B9B10B三、多选题:1ABCD2ABC3BCD4ABCD5ABCD6ABCD7ABD8ABC四、简答题:1、答:(1

2、)主体不尽相同;(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3)管理的范围不同;(4)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2、答:⑴地区发展策略其实不是一个用来概括社区干于策略的适合的概念,它只是客观反映了这种策略的原初发生地是在广大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传统社区里,那里为了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这种共识取向的社区治理模式。地区发展目标分类:地区发展策略的目标追求不是具体的任务目标,而是抽象的过程目标。⑵社会计划策略是指针对社区中的具体问题。社会计划目标分类:社会计划策略的目标侧重于任务目标,所谓任务目标是指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或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具

3、体的问题3、答: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是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通过组织群众,建立积极分子网络,发动群众运动,开展社区互助服务和生产自救等方式,实现城市社区的基层治理。五、论述题:1、答:社区问题的类型有:(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注意展开分析)2、课本P12-15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

4、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2、村民自治:是指全体农村居民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3、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扶持引导、社会积极援助下社区居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利用社区内的员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称为社区服务。二、单选题:1C2B3B4B5B6B7D8D9B10B三、多选题:1ABCD2BCD3ABCD4ABCD5ABC6ABCD7ACD58BC四、简答题:1、答: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目前已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首先,开展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

5、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其次,村民自治机构和制度建设日益完善;再次,村委会选举日趋规范。2、答:与其他服务相比,志愿服务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志愿性;第二,无偿性;第三,公益性;第四,组织性。3、答: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主要途径:(1)通过建立协调议事机构,调动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2)通过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3)通过社区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党组织的协调作用;(4)采取各种方式,动员各种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五、论述题:1、课本P116-1222、答:自1994年12月5日团中央

6、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我国志愿服务工作也逐步步入正规化、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青年志愿行动以“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为服务宗旨,为社会做了大量踏踏实实的工作,在赢得社会广泛认同和好评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志愿服务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更是让整个世界充满芳香。大多数人认为:志愿者学雷锋做好事、参加志愿服务,是慈悲为怀、乐善好施,只是奉献自己、帮助和提高别人的过程。实际上,志愿服务更是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过程,是先提高自身素质、再服务社会的过程。因此志愿服务应具有“准备性”。志愿者要提

7、供志愿服务,首先必须了解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反观、审查自己,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为服务做积极的准备。这样的过程绝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进步繁荣的义务及责任,参与志愿服务是表达这种“权利”与“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参与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也是“乐己”,参与志愿服务,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与传播文明,在为他人送去玫瑰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到了芬芳。首先,志愿服务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社

8、会阶层之间的了解和沟通,缓解由于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矛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其次,志愿服务对于补救或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和恶化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再次,第三,志愿行动不仅能直接提供社会服务,也是国家、政府与民众相互沟通的媒介,可以起到“上情下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