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新课标”

遥远的“新课标”

ID:14532360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遥远的“新课标”_第1页
遥远的“新课标”_第2页
遥远的“新课标”_第3页
遥远的“新课标”_第4页
遥远的“新课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遥远的“新课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遥远的“新课标”  2001年新课程在全国部分省市进入实验阶段。2004年广东省编制、颁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广东省普通高中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到2007年高考结束,以广东为代表的几个“先行省”的“新课程标准”的计划、实施、验收工作,已经走完了一个流程。进入2010年,第二个流程也已进入到验收阶段。  一般情况下,早该是对近九年的教改成果大做文章的时候了。讲经验,摆功绩,显其能,彰其德,也应该屡现报端、杂志与媒体,用以表明我们的“新课标”有多么贴近当今教育现实,多么符合社会的需求,对未来的中小学有多么大的正面

2、影响,选择“新课标”又是多么英明。但奇怪的是,那些本该是热切关注“新课标”的人们,似乎变得漠然而又默然了。是在教改中发现了新问题而不敢面对?是对“新课标”变得不自信起来了?还是在近九年教改之后又有了新的思考?抑或同大多数师生一样在懵懵懂懂、混混沌沌中过了一年又一年?个中原因,我们无从知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新课标”轰轰烈烈了九年之后,似乎课堂还是那课堂,考试还是那考试,学校还是那学校,除了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化,似乎并未发现有什么异样。  《课程标准》颁布及实施之初,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我们一致认定,定会对现行高中语

3、文包括教材编制、教学过程、教学验收等在内的诸多教育教学现状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进,定会让现行沿袭了多年的教育教学模式有一个质的变化,定会对人们固有的教育教学的思想意识有一个天翻地覆的冲击,高中语文教学将因此而“改天换地”,定会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如此这般,并不是说人们对“新课标”所寄予的期望值有多高,因为在此之前的“素质教育”确确实实已经极大地在改变着人们的教育教学意识,而作为实施手段的新课标只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做法,岂有不成的道理!  理论上的“新课标”告诉给我们的很多,而实践中我们在做的或将要计划做的也不少。

4、下面试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由《教学大纲》而到《课程标准》的过程作几个方面的比较,并希望通过这些比较,来说明点什么。  旧的《语文教学大纲》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更倾向于开放的课堂,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与在教学中所规定的内容上。比如《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实行一元化课程体制,语文教学的依据就是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也就是由“纲”而扣“本”,围绕课堂40分钟提出关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框架。这样,教师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所谓的“课程”就是在“大纲”规范下的教材,没有教材就没

5、有学习,没有课堂就没有教学,“课程”就是“教材”。而“课程标准”则把语文教育延伸到语文课堂之外,提倡在广义课程观指导下的大语文教学,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它作为“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重要的一项,逐一进行阐述。这是教学大纲所未提到过的。并且,综合性学习具体包括了学生学习时空的拓展、学习的多样性和学生现代人格的塑造等多方面的内容。毫无疑问,这种设计,已经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突破了学校范围,向社会作了有效延伸。  但实施起来的情况是个什么样子呢?  第一,我们通常看到的情况是,在众多的教学展示中,

6、一方面,所谓当今中外教育教学最前沿的理论成果和成功案例,虽说还未形成系统且略嫌零碎而未获广泛接受,但毫无疑问,它确实与《课程标准》发生着似有似无的联系,值得继续探索;另一方面,无论是理论上的阐述还是实践上的演示,那《教学大纲》的“纲”和“本”分明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那课堂的延伸仍停留在一间教室里,那教学过程仍是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的不断结合。而《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要素,却无踪可觅。因此我们不得不说,这节节所谓的新课,只不过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再包装而已。  看看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常态性的教学过程,是不是还限定于固有的软

7、性与硬性的模式之中而左突右冲呢?  第二,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学大纲》的大部分内容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的叙述,而《课程标准》则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的活动之后,各方面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描述。新课程标准用了大量篇幅描述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而对于具体教学的实践则只提供实施建议。这就给教师、学生和课程开发者以广阔的构建空间,充分调动了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既给老师以更多的落实教学任务的选择空间,也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自主权。这似乎是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背道而驰的,但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理解,其

8、先进性则是不言自明的。  简单地讲,新“课标”对教学过程所看重的除阶段性目标与旧时的教学目标有些微区别以外,集中表现在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要求上了,或者可以理解为我们平时所讲的把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习惯的培养上。但理论上的构想与预想中的美妙,往往并不一定会得到所期望的回应,因此也不一定会成为现实。试想,再好的方法与习惯,如果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