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

ID:14537295

大小:5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9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_第1页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_第2页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_第3页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_第4页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2003-10-16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耀一、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概述  (一)区域经济分异的基础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具有不同特性和水平的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和联系,构成一国的国民经济整体。  为什么出现空间分异?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要素价格、成本和收入在完全自由流动下会趋于均等化,经济活动将均匀分布。(这正是传统经济学否认区域经济存在的基本理由)。  不完全流动的两层含义:a.不是所有的要素都能流动,有的流动(人口、资本)有的不流动(土地、矿藏);b.能够

2、流动的要素其流动性是有限的或不完全自由的。约束来自:管理体制(如户籍制度)、主体利益(资本逐利性/人往高处走)、历史文化(留恋乡土/人口流动频率与文明程度成正比)。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均质平原上经济活动分布呈现类似结晶体构造(中心地理论)。  不完全可分性由a.规模经济(生产规模扩大带来单位产品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好处)和b.集聚经济或外部经济(企业集聚带来采购、维修、信息、服务、生活等便利)决定。  3.距离成本  空间有距离,克服空间分离的耗费(时间占用和运费)即距离成本。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地、原料地和市场地往往不会同在一处,企业

3、要考虑三者距离最短、运费最低的区位。距离成本使经济活动局限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信息化时代可降低但不可消灭距离成本。  (二)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  三大阶段  1.1826年—20世纪50年代:单个组织区位论(微观)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1933年克里斯泰勒以商业为中心的中心地理论;1940年廖施区位经济论。(全为德国学者)  2.二战后—20世纪80年代:一国内区域经济(宏观)  20世纪50年代艾萨德创立区域科学;佩鲁“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论”;赫希曼“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中心—外围”

4、模式。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下区域经济(超宏观)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思想;  麦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及产业集群理论;  新产业区理论。  Globalization+Localization=Glocalization“全球—本地”二重性。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线索  1949-1979年改革开放前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三)区域经济研究对象和内容  1.研究对象  a.广义——从空间层面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规律;  b.狭义——研究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应用学科

5、  2.研究内容  a.企业空间区位(区位选择因子、多部门企业与跨国公司空间组织)  b.区域经济发展(要素资源供求、产业结构演进、经济活动分布型式)  c.区际经济关系(区际分工、要素流动、区际竞争与合作)  d.区域经济政策(区域差异、均等化与效率、政策工具及其效应)  二、区域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揭示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源泉、机制、空间格局以及路径依赖性。  基本理论有: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产业集聚与扩散理论。其中,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球化下国家和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也是目前政府、企业和理论界(经

6、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关注的热点。  (一)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1.理论沿革  区域分工理论主要受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从亚当斯密开始,经历了古典区域分工贸易理论、新古典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和新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几个阶段。战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一些令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里昂悌夫之谜”、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与直接投资增加,直接推动了对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研究。  主要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利益(优势)”理论、李嘉图“比较利益(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  2.主要思想  a.劳

7、动地域分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经济发展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以分工为媒介、制度变迁为核心、累积因果、自我演进的非均衡过程。  b.如果一地区生产一种产业(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业衡量)低于在其他地区生产该种产业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地区在该种产业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各地区专业化产业(产品)的选择:“两优取大优,两劣取小劣”(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c.贸易的原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还有规模递增收益。要素禀赋差异决定着产业间的贸易,而规模经济决定着产业内部的区际(国际)贸易。  (二)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1.区域产业结构模式根据各个产业在经

8、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典型区域产业结构由三类产业构成。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