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ID:14538671

大小:9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_第1页
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_第2页
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_第3页
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_第4页
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Excel2003及以上版本)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各离差平方和的关系如下:SSt=SSb+SSw(1)即:总离差平方和=组间离差平方和+组内离差平方和在进行方差分析时,有时所要分析的资料没有最初的原始数据,只有各组数据的统计量(可称之为“二级原始数据”或“原始统计量”):均值(i)、标准差(si)和样本含量(ni)。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直接计算总离差平方和(SSt),但可以利用上述统计量计算SSb和SSw,然后根据各平方和的关系得出SSt。在SPSS、SAS等统计软件中,无原始数据的方差分析需要通过编程实现,而在Excel中无需编程,可以直接利用相关函数及公式

2、实现。下面以各组样本含量相等(ni=n)为例,说明在Excel中如何进行无原始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图1样例数据图1所示样例数据中的实验处理因素含有4个水平(甲乙丙丁),每个水平做5次重复实验(n=5)。红色矩形框内的数据即所谓“原始统计量”7。【方差】列(E2:E5)是由【标准差】列(C2:C5)平方后所得(在E2单元格输入公式“=C2^2”并确认,然后利用填充柄向下拖放即可)。【方差】列是为方便后面的计算所设,并非必需,若熟悉Excel中的数组公式操作,则不必设置此列。方差分析前,在同一工作表A9:G13区域按照图2所示创建所谓“标准方差分析表”。图2方差分析表下面介绍单因素方差分

3、析的两种方法。方法一:通过组间及组内离差平方和进行方差分析1、计算组间离差平方和SSb当各组样本含量相等(ni=n)时,组间离差平方和为:(2)即:SSb=n×各组均值与总均值的离差平方和其中n为各组样本含量,r为组数(因素水平数),i为第i组均值,t为总均值。本例n=5,r=4。7图3计算组间离差平方和Excel中的DEVSQ函数可直接计算各数据点与其平均值偏差的平方和。如图3所示,在B11单元格输入下述公式即可得出SSb:=DEVSQ(B2:B5)*D2其中,B2:B5为图1中【均值】列的数据,D2为每组样本数n。2、计算组内离差平方和SSw当各组样本含量相等(ni=n)时,组内离

4、差平方和为:(3)即:SSw=(n–1)×各组方差之和其中Si2为第i组方差,其他同式(2)。图4计算组内离差平方和在B1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E2:E5)*(D2-1),如图4所示。其中,E2:E5为图1中【方差】列的数据。●如果未设置【方差】列(E2:E5),则需利用【标准差】列(C2:C5)计算组内平方和,操作如下。选定B12单元格,将光标置于公式编辑框内,输入以下公式:=SUM(C2:C5^2)*(D2-1)然后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完成输入,结果如图5所示。7此处需要注意:图5中公式编辑框内所显示的是数组公式,其首尾两端的大括号“{”和“}”不能手工输

5、入,而要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自动生成,且按键时光标必须在公式编辑框内。图5计算组内离差平方和(数组公式)3、计算总离差平方和SSt根据式(1),将组间及组内平方和相加,即在B1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B11:B12)4、计算自由度组间自由度:dfb=r–1组内自由度:dfw=r(n–1)=N–r总自由度:dft=rn–1=N–1在C11、C12和C13单元格分别输入下列公式:=COUNT(B2:B5)-1=SUM(D2:D5)-COUNT(B2:B5)=SUM(D2:D5)-15、计算均方(MS)将组间及组内离差平方和除以各自的自由度求出各自均方:组间均方:(4

6、)7组内均方:(5)在D11和D12单元格分别输入公式:=B11/C11=B12/C126、计算F值F值即组间与组内均方的比值:(6)在E11单元格输入公式:=D11/D127、计算P值Excel中的FDIST函数可根据F值以及相关自由度计算出所对应的P值,函数格式如下:FDIST(F值,分子自由度,分母自由度)在F11单元格输入公式:=FDIST(E11,C11,C12)得出P值后,即可对统计假设检验作出结论。8、计算F临界值(Fcrit)Excel中的FINV函数可用于计算F分布的临界值。函数格式如下:FINV(显著性水平,分子自由度,分母自由度)在G11单元格输入公式:=FINV

7、(0.05,C11,C12)7本例设置显著性水平为:α=0.05。至此,单因素方差分析已全部完成。上述过程看似复杂,但只要事先做好模板,实际操作只需几分钟即可搞定。方法二:直接计算组间及组内均方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目的是借助F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因此计算F值及其对应P值是方差分析的核心操作。如式(6)所示,F=组间均方/组内均方,只要计算出组间与组内均方,问题将迎刃而解。1、计算组间均方MSb根据前面的式(2)、(4)以及方差的定义可得:(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