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

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

ID:1454000

大小:7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11

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_第1页
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_第2页
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_第3页
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_第4页
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建设指标目标要求管理体制与机制一、管理机构1.建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信息化管理体制,统筹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2.千人以上学校成立信息化技术业务部门(电教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千人以下学校设立信息化业务管理岗位。专职业务管理岗位(不含信息技术老师)数至少1个,师生人数千人以下按1岗/600名学生的标准设置,并配备专门的工作室。二、发展规划3.将信息化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信息化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战略地位。4.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任务明确,落实措施得力。5.学校有效落实省级发展规划和工作任务的措施得力,圆满完

2、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任务。三、制度建设6.制定信息化业务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绩效水平不低于学校管理岗位平均水平,并在职称评聘中与教师同等对待。7.建立教师与信息化业务人员信息化能力考核制度,将信息化应用能力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考核的依据。8.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考核范围。9.制定和落实激励教师开展教学应用的奖励措施,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四、资金投入10.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资金投入机制和办法,将教育信息化经费列入年度计划。基础设施五、网络接入条件1.能提供满足师生使用的校园网络接入条件。教师在办公室、教室等教学办公场所可以利用有线/无

3、线方式方便接入互联网,学生可以在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图书室及其它学习场所方便接入互联网。注:可引入运营商建设和维护校园网,有条件的、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考虑自建和维护;教师办公室、教室采用有线或无线接入,学生可以无线接入为主;学校到公网的接入带宽可根据学校应用规模按需投入;到2015年,校园主干网到公网出口带宽每千人不少于100M。六、教学终端设施2.建设覆盖每个班级的网络多媒体教室。重点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网络教室、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多媒体应用中心等数字化场所和设施。注:网络多媒体教室是指教师能够在教室方便地展示多媒体教学资源,能方便地访问Internet和各级各类数字教育资源

4、库,并具备传统教室的教学功能。3.为教师配备备课、授课必需的终端设备。注:教师备课、教学用终端设备是指台式机、笔记本或系统开放、可以使用各类教学资源、可以与各类终端显示设备相连接的平板电脑等,各类终端要保证教师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开展备课和教学活动。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按照信息化设备的淘汰规律,坚持应用需求导向的思路,可配备功能更完备的、使用更为方便的终端设备。4.为学生配备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必需的终端设备。注:学生用终端设备是指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配备的网络访问终端,其内涵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目前阶段要求必须为学生配备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必备条件(每生一机,

5、性能良好,网络通联)。七、网络与信息安全5.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措施,制订与网络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实施。注:常见的安全技术防范或措施包括:网络防病毒系统、入侵保护系统、邮件过滤系统、信息审计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等。另外要根据国家和省级有关要求做好网站前置审批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如果是运营商负责维护校园网,则要在协议中向运营商提出明确要求。6.建立了软件采购、软件使用和软件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行政办公使用正版软件。信息资源八、数字教育资源1.建设校本资源建设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建成教学资源平台、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综合资源平台。注:校本资源建设的软硬件环境可能源于以

6、下需要:一是用于校内媒体采集和教研;二是用于区域共享和教研;三是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建设;四是教学模式需要。2.校本资源建设与共享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注:每年有30%以上的教师将自有资源提交市级资源库入库;校级以上教学能手及骨干教师完成名师空间建设,展示交流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共享学校实验实训和生产实习资源。3.实现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人人通,校本资源库与省、市、县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形成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注:省建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将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面向全省提供服务。各市、县(区)、学校可申请省平台的本地化部署,构建本地

7、资源平台。各级资源访问权限可控。省资源平台提供由个人、学校、县、市、省级的资源逐级提交、审核入库机制,通过个人空间实现资源的管理和服务。4.教师可访问的数字教育资源内容丰富。注:数字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并形成系列,涵盖各专业(学科),包括: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名师名课以及专业群落网站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省教育厅将着力加强省资源库内容建设,以覆盖各个学科,免费向全省提供服务。各学校要在提供教师使用省、市、县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