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

ID:14542369

大小:85.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29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_第1页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_第2页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_第3页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_第4页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思考与对策姓名:学号:11Y4100S0028导师:专业:年级:2011级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2013年10月17日目录内容摘要…………………………………………………………………一、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优势…………………………………1(一)各种优势资源………………………………………………1(二)区位交通优势………………………………………………2(三)发展机遇优势………………………………………………3(四)政策优势………………………………………………

2、……3二、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重要意义……………………………3(一)民族文化建设的政治意义…………………………………4(二)民族旅游产业的经济意义…………………………………4(三)民族文化建设的文化意义…………………………………4三、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5(一)罗城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5(二)罗城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6四、发展罗城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对策和措施…………………………8(一)加大对民族文化、人文资源的挖掘和保护………………9(二)传承发展十大

3、文化,打造仫佬族文化精品工程…………9(三)加大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旅游业发展…12(四)依托优势旅游资源,打造仫佬族特色旅游品牌…………13(五)拉长产业链,凸显民族文化旅游的产业效应……………15(六)区域合作,提升旅游区域的吸引力………………………16(七)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营销,进一步拓宽民族文化旅游市场…………………………………………………………17参考文献………………………………………………………………20内容摘要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有着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罗城旅游产业建设,势必充分

4、利用民族文化的优势,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对旅游景观赋予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城旅游产业的建设,主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建设,旅游产业建设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是仫佬族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开发、保护和建设。民族文化产业的建设,无疑要促进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建设,在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罗城,其在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都具有其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罗城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实施“文化名县”和“旅游兴县”战略,按照“一山一城带两江”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以仫佬族民俗文化风情为依托,以特种旅游项目为辅发

5、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借助仫佬族文化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仫佬族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追赶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丽仫佬山乡创造充分条件,将是罗城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旅游20正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前提基础。对于民族文化底蕴深

6、厚,山清水秀生态美,旅游资源丰富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如何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把现有的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打造仫佬族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就罗城科学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进行思考和探讨。一、罗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优势(一)各种资源优势。1、民族独特优势。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河池市东部,处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发育完全。罗城设县于宋朝开宝5年(公元972年)。1952年天河、罗城两县合

7、并称为罗城县,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城县建制,在原行政区域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于1984年1月正式挂牌。全县东西宽68.2公里,南北向长64.8公里,总面积2658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4乡125个村民委16个社区,总人口38万人,居住着仫佬、壮、汉、苗、瑶、侗等12个民族。仫佬族人口12.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3%,占全国仫佬族人口的80%以上,是仫佬族人主要聚居地之一。2、民族文化优势。20仫佬族非遗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特别是依饭文化、走坡文化、仫佬族刺绣、仫佬族婚俗、稻草文化等,在仫佬族文化中,负载着特殊的文化意义。

8、依饭文化历经几百年风雨的洗礼,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受到保护。2009年11月,罗城成功举办“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引起国家高层领导和国内外民族专家学者的关注。2009年,仫佬族走坡节、煤砂罐制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