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徐州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ID:14542744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徐州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1页
徐州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2页
徐州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徐州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徐州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从外资规模、投资行业、外资来源地三个方面分析徐州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从投资环境、引资的渠道、项目、主体四个方面分析徐州利用外资的对策。  【关键词】外资问题对策    经济全球化使得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的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使世界各国不同程度的融入了世界经济的潮流。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近年来,徐州市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外资利用的绝对量仍然很小  徐州的外资利用与江苏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却发现有很大的差距,2005

2、年徐州市合同外资8亿美元,在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5年外资引进中排名第11位,外资引进规模仅高于淮阴、宿迁,徐州市引进外资不仅规模小而且发展后劲不足,2005年合同外资增长率仅高于苏州,排名第12位,可以说徐州市在引进外资的潜力上是不容乐观的。外资实际到位的增长率在全省仅高于扬州,排名第12位,增长势头即使是和苏北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的宿迁、淮安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2、外商投资行业过于集中  徐州市在利用外资上明显呈现出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开始逐步增加,第一产业最为薄弱的特点。第二产业利用外资占整个徐州市利用外资的71.7%,占有了绝大部分比重。其次是

3、第三产业,占26%,第一产业仅占2.3%。当前世界上资本流动和国际投资的重点逐渐由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也就是说,投资的重点转向了第三产业。但从徐州现在的情况来看,引进外资的重点还停留在机械设备制造业中,这显然与世界资本流动的大趋势不符合,不能很好的与国际投资的需要相吻合。    3、外资来源地过于集中  徐州市2006年对徐州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年检:其结果是外商投资来源于2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香港、台湾、法国、德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属维尔京群岛等11个国家和地区,依据在我市投资企业数量多少依次排序为:香港126家,美国51家,台湾省

4、39家,英属维尔京群岛32家,新加坡25家,加拿大21家,日本17家,德国14家,澳大利亚10家,英国9家,法国5家,根据以上统计,外资来源仍以港台地区为主。2001年至2004年底,港台地区投资项目253家,协议注册外资9.22亿美元,实际到帐注册外资5.44亿美元,占全市这一时期的47.46%、48.19%、53.49%,分别比“九五”同期增长62、291和167个百分点。  3  二、对策    根据2001-2005年徐州实际利用外资的数据计算出回归方程:Y=60.503+19.495X,从回归结果看,每引进1美元的外资可以使地区经济带来19.495美元的增

5、长,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增长比率,因此大力引进外资对于徐州经济的发展是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的。具体建议如下:    1、改善投资环境  优良的投资环境是引进生产要素的关键。应积极改善投资硬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构筑生产要素集聚载体和平台;花大力气改善投资软环境,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府办事效率、商业信用等。确立全新的、全方位的开放观念,借助区位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广泛吸纳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共同参与开发,在更大的空间和领域加快发展步伐。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发展,不断调整招商引资的地区重点。不要把目光紧紧盯住香港、台湾和美国,要放眼全球,只要有资金、有项目符合可持续

6、发展目标都可以作为我们招商的对象,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分工。扩大对内开放,激活民营企业,用足用活各种优惠条件,激励外来生产要素进入,利用地处省际边界的区位条件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2、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徐州在所利用的外资中多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主要投资方式基本局限于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作等三种形式,形式较为单一,与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投资多元化的格局不适应。所以在下一步的利用外资中要注意一是巩固国际直接投资引进和利用成果,以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跨国公司为招商引资重点,加强对徐州传统产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造和升级。

7、二是发挥徐州地区煤炭、冶金、机械等产业的优势和人才技术优势,加强与国际同行业的大企业联络,吸引他们来徐州创办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和技术实验中心。在这方面徐州市要注重对外商咨询、金融、法律等服务软环境的改善,而不仅仅是投资政策的优惠。三是鼓励本国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鼓励本国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优于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两缺口"模型是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理论依据,这个模型强调了利用国外资源来填补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的必要性,却忽视了挖掘国内资源来填补两个缺口的潜在力量(谭崇台,1989)。鼓励本地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正是一种通过挖掘国内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