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解读

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解读

ID:14546204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解读_第1页
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解读_第2页
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解读_第3页
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解读_第4页
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健康儿童的定义不再只是身高、体重和有否疾病,精神神经的健康已成为发育与行为儿科学的重要方面。上海《大众医学》日前组织全国专家对学龄前儿童问题行为的调查显示:注意力差、偏食挑食、明显多动被列十大问题行为之首。调查还认为,这些幼年的行为问题,轻者将影响今后的学习、就业和生活,严重的可能发展成为反社会行为,应引起儿科医生、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重视。为此文汇报特邀全国优生协会发育和行为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金星明解读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一、注意力差,容易分心,难以完成任务,在幼儿园坐不住,来回走动正常儿童的注意维持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

2、渐延长的,一个即将入小学读书的儿童,有目的的注意时间应该达到15分钟左右。一些父母比较溺爱孩子,总觉得孩子尚小,长大了自然会好,对孩子缺乏适当的行为约束,由此造成人为的注意问题。另外,有部分儿童由于发育迟缓、大脑损失,或其他的医学因素,引起注意分散,这需要医生加以鉴别。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幼儿园孩子来说,注意分散造成的影响并不太大。入学后,这一行为问题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也差,还会破坏课堂纪律。矫正策略:在模拟教室的情景下,进行注意的行为训练,可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时间从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15分钟或更长。二、偏食挑食,吃饭慢,不肯吃硬食物该现象往往由于父母的溺爱和纵容

3、,以及缺乏科学的喂养方式所致。如:1岁以内的婴儿迟迟不愿吃泥糊状食物,1岁以后仍以吃奶为生,2岁以后还吃软乎乎的食物;每一种新食品的添加,缺少8次以上的尝试,父母强化孩子喜;喜爱吃的食品等等。近期和远期影响:短期内可引起儿童营养不均衡、体重较轻或营养不良,长期可因营养问题而导致影响身高、生长迟缓、贫血或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此外,因长期咀嚼不良,还可造成口腔运动功能问题。矫正策略:抓住半固体食物添加的关键期(4—6个月),注意,添加的食物质地要由软到硬,鼓励孩子尝试新食物,讲究平衡膳食。三、明显多动国内报道,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率为3%—5%。不过,儿童明显多动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还不能

4、划等号,后者只是一种行为障碍。学龄前儿童的多动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不是等到多动的儿童进入小学引起了学习困难或学校适应不良时,才被动地进行诊断和治理。近期和远期影响:明显多动的儿童,容易出现不遵守纪律、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与同伴易发生争斗的现象。若不及时纠正,多动成性,会造成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紧张,最终可能形成性格冲动、学业低下、影响求职的后果。矫正策略: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明显多动,主要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关键是让儿童懂得在不同亲情景下,什么是适当行为,什么是不适当行为,以促进儿童的自我控制力。四、过分依恋,缠人这是一种胆怯和退缩的行为。这些儿童遇到困难容易放弃,适应性比较差,不

5、容易展示自己的能力,在陌生的环境中,会感到害怕或不安全,常会出现与亲人分离的焦虑,在家里,却象一个小霸王。近期和远期影响:过分依恋的儿童,每当交换一个新的环境时,比如进托儿所、幼儿园或小学时,往往会有较强的情绪反应,哭闹不止,有的儿童还会拒绝入学,出现头痛、腹痛症状,使父母和老师都感到为难,而儿童本人的学习和情绪也受到影响。如长时间过分依恋亲人或缠人,就会出现社交技能障碍,或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陌生人也过分依恋、缠人,最终出现情感障碍、社会适应差。矫正策略:培养其独立性,多与同伴交流,多走出家庭,参与群体游戏和活动。五、不适当的吸吮行为(吸吮手指、毛巾等物品)50%的婴儿有

6、吸吮行为。到了4岁以后仍有吸吮时,应视为异常,其发生率约为5%。吸吮常发生在白天或临睡前,最多见的是吸吮拇指或其他手指,也有吸吮毛巾、被角或衣角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吸吮拇指或物品迟迟不消失是一种幼稚的行为习惯,吸吮频繁或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影响下颌的发育、牙齿的排列不整齐。矫正策略:行为矫正着重奖赏与惩罚并举,一般奖赏与惩罚之比以3:1最为适宜,如果纯采用奖赏或过多地惩罚甚至责备,则难以奏效。六、孤僻,难与同伴交往大约在3岁时,儿童开始与同伴交往,这是一种社会能力,这种能力在今天地社会中尤为重要。有些学龄前儿童不能和同伴做游戏或玩乐,独自一人进进出出,旁若无人,即使暂时加入集体游戏,不

7、一会儿便和同伴发生争斗,大呼小叫,不得安宁。近期和远期影响:这些儿童不愿与人交往,若不及时纠正,回出现交流或社会适应障碍。矫正策略:行为矫正采用示范疗法,即在自然环境中,父母或教师向儿童示范如何与同伴交流,如打招呼、请示、应答等方面。七、过分好强,处处争第一,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批评大凡天资聪颖地孩子都有好胜心,这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动力。一旦当好胜心过了头,便成了阻力。这些儿童在家长的帮助和支持下,经历较多的成功,多次获得第一,于是一味追求完美,只能乘顺风船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