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遗址的文物解说词

高庙遗址的文物解说词

ID:14558496

大小:11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9

高庙遗址的文物解说词_第1页
高庙遗址的文物解说词_第2页
高庙遗址的文物解说词_第3页
高庙遗址的文物解说词_第4页
高庙遗址的文物解说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庙遗址的文物解说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庙遗址的文物解说词篇一:高庙文化遗址高庙文化遗址高庙文化遗址,位于湖南西部洪江市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地处沅水北岸的一级台地上,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整个遗址实为一顶部较平、周边呈坡状的台子。是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处距地表达5米多。发掘这处遗址最初1986年被发现。迄今为止共进行了三次发掘,揭露的总面积近1700平方米。1991年11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对高庙文化遗址进行了首次主动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工艺精美的陶器和宗教祭祀艺术品。2

2、01X年,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7400年前的女性人体骨架,受到考古学界的瞩目。今年3月上旬,主持高庙文化遗址发掘的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贺刚率队来到位于洪江市岔头乡铜湾电站基建处,再次对高庙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3月21日,他们在探方3米左右深处成功挖掘到一对夫妻墓,墓中存放贵族或宗教领袖权力象征的祭祀用品玉铖,贵族妇女装饰用品玉璜、玉玦等精美玉器,经考证,该墓为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夫妻墓,距今在5700年前。4月底,考古队又发现一个由10多座距今5800至5300多年的柱洞组

3、成的房址及几十座古墓穴。考古工作人员介绍,祭祀场所就是在对房址及古墓穴扩大发掘时被发现的,距今约7000多年,目前已发掘的面积约为500平方米,估计实际面积将达1000平方米。除了年代久远、规模庞大外,该祭祀场所的结构也颇为新颖主祭场呈梯形的对称结构,一边有两个巨型柱洞,主祭场前面还有人工挖出的呈方形或圆形的人祭坑和牲祭坑。同时,考古队员还在两个人祭坑里分别发现了一具人体骨架,并在牲祭坑中发现了猪、牛、鹿、龟等动物骨骼及骨渣,祭坑还有被火烧过的痕迹。目前发表了第一次发掘的部分资料,后两次发掘的概况

4、与主要收获也已有介绍。分期高庙遗址中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实分为下、上两个大的部分,在这里,属于高庙文化的堆积。只是遗址中的下部地层遗存,其所处的年代,第一次发掘简报中公布了几个碳十四的测年数据,年代上限约为距今7400年左右。下限接近距今6800年。不过,第三次发掘揭示了更早的地层和遗存。出土了一些半球状的绳纹圜底钵和高领双耳罐等陶器。它们的形态接近洞庭湖区彭头山文化晚期遗存中的同类器,目前尽管相应地层中的木炭样品测年数据还在检测中,但从器物类型学上判断其要早于先前所出遗存是可以肯定的,其年代上

5、限大致在距今7800年左右。那么,高庙文化存续的时间大致在一千年左右。与洞庭湖区的皂市下层文化所处年代相当,二者平行发展。文化特点高庙文化遗存所反映出的区域性文化特征是十分鲜明的。当时的居民多选择依山傍水的居住环境。居址大都分布在沅水主、干流两岸的一级台地上,房屋均为挖洞立柱的排架式木构地面建筑。方向朝东或朝东南,多为长方形两开间和三开间的结构,面积20~40平方米不等。有的房屋附近还设有窖穴。墓地就在居址附近,流行竖穴土坑侧身屈肢葬,头朝东,面北,几无随葬品,仅在填土中填埋少量石片石器和兽骨,但

6、在一座墓的人骨架下发现有编织成方孔的竹席。石质工具主要是数量巨大的各型器体厚重的砍斫器和用作刮削工具的各类石片石器,以及扁平亚腰形网坠,它们绝大部分用锤击法单面打制而成,特别是石片石器,其制作和使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石器的原料皆取自沅水河床上的砾石。此外,出土有大量的石球,以及石锤、石砧和砺石等制作石器的加工工具,并出有加工食物用的石磨盘和磨棒。磨制石器数量很少。与石器伴出的骨、牙和蚌器均经精磨和抛光。从石器的制作和类别,以及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二者数量上的巨大悬殊关系看来,高庙文化的主人,并非是以

7、锄耕农业作为其主要生产方式的。高庙文化遗存中出土的淡水螺和贝壳堆积如山,出土的鹿、猪、麂、牛、熊、獾、象、貘、犀牛等各种水、陆生动物骨骸以及植物遗存达数十种,且数量巨大,表明当时人类获得食物的主要手段,可能是以渔猎与采集为主的攫取式的经济方式,它与洞庭湖区当时发达的稻作农业形成较大的反差。我们在田野发掘现场和样品浮选中,目前还未发现有关稻作遗存的信息,植硅石的样品测试现在还没有完成,只有等到这些结果全部出来后方可给出当时是否已种植水稻下结论。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部分的猪牙床进行鉴定,可认定其已属被

8、驯养的家猪。说明当时已有动物的驯养业。陶器皆手制,但器壁厚薄较均匀,器型规整但颜色斑驳,大都夹砂,泥质陶甚少。出土有精美白陶制品。陶器造型主要是圜底器和圈足器,不见三足器和尖底器。器类主要有釜、罐、盘、钵、簋形器、碗、杯和支脚等,其中罐类器尤为丰富,器型多达十余种。陶器装饰艺术是高庙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绳纹是高庙文化陶器器腹上的主要装饰,但在器物肩、颈部的装饰手法则有时间早晚的变化:在高庙文化的最早阶段,常见由双线或单线刻划纹构成如网格、带状大方格填叉、鸟头、鸟翅、以及兽面和八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