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ID:14560252

大小: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9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摘要1.天体和天体系统2.天体类型及特征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知识结构一、宇宙1、天体:概念和类型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二、太阳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活动(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A光球层:太阳黑子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C日冕层:太阳风(2)对地球的影响A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B磁暴和极光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二、地球

2、1、普通性(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2、特殊性(1)有生命存在(2)有生命存在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知识摘要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知识结构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概况(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2)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2、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2)产生时差:A地方时:经度

3、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知识摘要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知识结构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概况(1)方向:自西向东(2)速度:1月初

4、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2、黄赤交角(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2)度数:目前是23°26′(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3、地理意义(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摘要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2.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

5、带。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4.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知识结构一、大气的成分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2、水气3、固体杂质二、大气圈的结构1、对流层2、平流层3、高层大气三、大气运动的原因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五、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

6、中纬、高纬2、季风环流(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六、海陆分布影响环流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1)一月,大陆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2)七月,大陆上是低压,海洋上是高压2、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七、常见天气系统1、锋面(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2、气旋与反气旋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摘要1.水圈的组成,水圈中水体的组成及作用。2.水循环、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不同类型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3.洋流、洋流的类型、分

7、布规律,洋流的成因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结构一、水圈的组成1、海洋水2、陆地水(1)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沼泽、冰川(2)地下水二、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2、海上内循环3、陆上内循环三、洋流1、概念:海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做大规模运动2、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3)西风漂流3、洋流的地理意义(1)对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大渔场(3)对航运事业的影响:顺洋流快,逆洋流慢(4)对

8、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摘要1.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岩石圈的结构,地壳结构的特点。2.岩石圈的组成及三大岩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三大岩类之间的关系。3.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理解地壳运动及流水、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知识结构一、地球内部1、地壳(1)分层A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B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2)结构特征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2、地幔3、地核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