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必修一材料题集

高三必修一材料题集

ID:1457135

大小:301.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7-11-11

高三必修一材料题集_第1页
高三必修一材料题集_第2页
高三必修一材料题集_第3页
高三必修一材料题集_第4页
高三必修一材料题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必修一材料题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必修一材料题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相成并行的,尚有征辟制。——《国史大纲》材料二: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者也。——《宋书·恩幸传》材料三:大唐贡士之法,多循

2、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通典·选举·历代制下》材料四:科举者,……专取四书刊号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日知录·语文格式》请回答:①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并说明选官标准的发展变化。②试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③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2、“以铜为境,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

3、失。”“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请回答:上面两句话是谁说的?你作何评价?3、“妹妹我思之,___________。”清末某次科举考试,其试题为“昧昧我思之”(语出《尚书·秦誓》,乃深潜静思之意。)某考生不解题意,做成一篇“妹妹我思之”的情书文章。考官阅卷时,不禁哑然失笑,即提笔在卷上批了五个字,两句话联起来,恰好成为一副滑稽可笑的对联。请你想一想,考官会批哪五个字?4、“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吕留良)“一把心肠论浊清”。(胡中藻

4、)“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徐述夔)“夺朱非正色,野种亦称王。”(咏黑牡丹)试从上述诗句中体会清朝文字狱的起由。如何评价文字狱?5、“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题衡阳湘西草堂联)“清风”、“明月”隐指什么?该联体现了王夫之的何种思想?26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广之、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

5、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至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材料四: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此止可就彼时朝政阘冗者而言。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及如木偶旒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之已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十二朝东华录》引清高宗语材料五:关于明朝废除宰相的原因,当代学者有这样的看法: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个关键时代。宋代宰

6、相不仅失去了兵权和财权,而且连用人之权也被剥夺了。故宋代的中央集权已可谓是集于帝王之一身。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见,宋太宗确是有意要削掉宰相的用人与司法之权。从这种发展的趋势看,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废相之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材料一之至材料四,各朝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有何区别?又无本质区别?结合史实说明。②材料四对明朝废除丞相追溯到宋朝,你同意吗?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7、一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兵力分配情况表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太平洋37个团10个团7个团37个团15个团111万多人不到10.9万人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于太平洋,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受到欧洲战场的限制。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写道:“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足,唯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26材料三在如何日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

8、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和纳粹的大规模钱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材料四中国美国英国伤亡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死亡死亡3500万人2000多万人620亿美元5000亿美元40.5万人37.5万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