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

ID:14578027

大小:37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9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_第1页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_第2页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_第3页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_第4页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要求掌握的,要背的)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文化心理条件—由“理性”转向“人性”。美国文化体系中3个突出的特性: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和理性主义形成了尊重人性、尊重个人感情和尊严的、人文的、开放的文化,正是公共关系得以滋生和成长的土壤。社会政治条件——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自由、平等、博爱等已经得到广泛宣传,资产阶级的统治必须顺势而为,实行所谓全民参政的“民主政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是通过代议制、纳税制和选举制来实现的,这就使得当权者不能不注意与社会各界公众搞好关系,惟有这样,方能赢得选票,争取民心,保住官位。社会经济条件——

2、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发展到自由竞争阶段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必须通过购买不同工厂生产的商品才能获得所需,这就形成了一个及其活跃的开放性的关系网络,并导致信息量的剧增和竞争的出现,企业必须注重信息传播沟通和树立自己形象,现代公共关系应运而生。物质技术条件——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各种形式的传播和沟通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了。印刷技术日益提高,报刊媒介遍及千家万户;电子技术不断进步,更带来广播、电视、电影、电话等电子传播媒介的普及;信息传播范围的扩大和速度的提高使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并为公共关系的产生提供了必

3、要的技术和方法。.公众的含义公众是指与社会组织相关的有共同利益需求的个人、群体、组织集合而成的整体,它是以某个特定组织为核心而形成的特殊利益的共同体,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公众的特点1.共同性:是指在组织的公众中,由于共同的目的、需求、意向、问题等,使一群人或组织有相同或类似的态度和行为。2.可变性。由于利益、需求和爱好的因素,每个社会组织的公众都处于相对变化之中;组织由于经营管理、服务产品的变化,公众的性质、形式、数量、范围和存在形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3.多样性。不同类型公众有不同利益诉求,同一类型的公众彼此也有很大差异;公共关系的界定l所谓公共关系,就

4、是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推进相关的内外公众对它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创造自身发展的最佳社会环境,利用传播、沟通等手段而努力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公共关系含义解构(1)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2)公共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形象;(3)公共关系的中介是公关人员的传播、沟通活动;(4)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自觉、积极、努力开展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l(1)“社会关系状态”指组织机构与其相关公众

5、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处的情形和状况;某组织公共关系状态图(2)“社会舆论状态”指社会公众对组织机构的认知和评价的情形和状况。传播的要素传播要素的一般构成:发送者、信息、媒介、接收者①发送者: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在一般情况下,又是信息的来源;②信息:及传播内容,“涵盖了消息、动态、情况、知识、资料、数据、观点、思想、情感等交流内容”;③媒介:则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渠道,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转换为符号的信息才能从发送者那里,被传送给接收者一方;④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在传播学上,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中,往往称之为“受众”;⑤反馈要素: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

6、的反应和回应。媒介:信息传播工具盒渠道,借助媒介,转换为符号的信息才能传达到接受者一方。常用媒介有:报纸、电视、电台等。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①传播者:组织信息的采集、发布者,指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该角色一般由新闻发布机构、新闻宣传部门以及公共关系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担任;②传播内容:告知性内容和劝导性的内容。公共传播的基本任务在于:第一,向公众提供组织的有关信息(告知公众);第三,引起社会组织所期待的公众行为(劝说公众)第三,影响和改变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引导舆论);③传播渠道:人际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可供公关人员利用的传播媒介有两种:一种

7、是大众传播媒介,一种是人际传播手段。④目标公众:大众传播受传者中的一部分;目标公众是指那些与组织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它们是大众传播受传者中的一部分,是组织意欲影响的重点对象。⑤公共关系传播效果:指目标公众对组织传播的反应,是组织的传播者对传播对象的影响程度。传播效果是指受众在接受了传播者传出的信息后,在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发生的某种程度的变化。如何提高公共关系的传播效果?(1)最佳的传播主体:传播者自身有良好的声誉和形象;(2)信息:提供真实而有效的信息;(3)媒介:正确选择传播媒介(4)考虑信息接受者的情况(利益、文化、心理)(5)其他公共关系的传播

8、模式及特点1.宣传模式:组织的单向灌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