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讲座课件

血气分析讲座课件

ID:14578689

大小:173.01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7-29

血气分析讲座课件_第1页
血气分析讲座课件_第2页
血气分析讲座课件_第3页
血气分析讲座课件_第4页
血气分析讲座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血气分析讲座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要求穿刺部位皮肤健康,用碘酒和酒精严格消毒,一次性血气专用注射器内含有抗凝物质肝素钠,进针方向尽可能与血管平行,针头进入动脉管腔后让血液自动流入,不要抽吸,一般采血1ml即可,采血后局部压迫3~5分钟以防止针眼出血。血标本采集后立即用橡胶塞密封针尖以隔绝空气,如标本内含有气泡应驱赶出,在10分钟内送检分析。如因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检测,标本应保存在0~4℃(保存时间≯2~4小时)。采血时病人需安静,均匀呼吸,避免摒气或因疼痛而喊叫、烦躁等。吸入的气体会明显影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如果要了解病人是否出现呼吸衰竭,则应

2、停止吸氧30分钟后再采血进行分析,因为使血气平衡约需20~25分钟。另外要注明采血时间和采血时病人状态。1.动脉血氧分压(Pa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12.6~13.3KPa(95~10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指动脉血氧与Hb结合的程度,是单位Hb含氧百分数。正常值:95%~98%P50:是血O2饱和度50%时的氧分压,代表Hb与O2亲和力的状况,与组织O2供直接有关。参考值:3.55KPa(26.6mmHg).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指全身各部静脉血混

3、合后,溶解于上述血中的氧产生的压力。正常值:4.7~6.0KPa(35~45mmHg),平均5.33KPa(40mmHg)。常用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指标及意义PaO2/FiO2: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亦称为氧合指数或呼吸指数,是较为稳定的反映肺换气功能的指标。正常值:400~500临床意义:低于300提示可能有急性肺损伤,小于200为ARDS的诊断指标之一。常用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指标及意义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分压(PCO2),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正常值:4.7~6.0Kpa(35~45mmHg)。临床意义

4、: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判断是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判断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的代偿反应。判断肺泡通气状态。PaCO2(PACO2)=Vco2/VA×0.863。影响因素:肺泡通气量,二氧化碳产生量。常用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指标及意义PH值;是指血液中氢离子浓度[H+]的负对数。正常值:7.35~7.45,平均7.40。对应[H+]为35~45mmol/L,均值40mmol/L临床意义:判断酸碱平衡失调的重要指标。PH=PK+log[HCO3-/H2CO3]=6.1+log[HCO3-/(α·PCO2)]或[H+]=

5、24×PCO2/HCO3-常用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指标及意义碳酸氢盐(Bicarbonate),包括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是动脉血在38℃,PaCO25.33Kpa(40mmHg),SaO2100%条件下,所测得的血浆碳酸氢盐(HCO3-)的含量。实际碳酸氢盐,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HCO3-)实际含量。正常值AB=SB,22~27mmol/L,平均24mmol/L临床意义:AB>SB提示有呼吸性酸中毒,AB

6、及意义缓冲碱(Bufferbass,BB):是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负离子)的总和,包括HCO3-,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和HPO4-。正常值45~55mmol/L,平均50mmol/L。临床意义:降低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常用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指标及意义碱剩余(BE):是在38℃,PaCO25.33Kpa(40mmHg),SaO2100%条件下,血液标本滴定至PH7.40时所需酸或碱的量,反映缓冲碱的多少。正常值:+3~-3mmol/L。临床意义:>+3mmol/L提示代碱,<-3mmol/L提示代酸。常用动脉

7、血液气体分析指标及意义常用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指标及意义循环功能不好时,△PH、△PCO2、△HCO3-增大的机制: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1.判断机体是否缺氧及其程度。低氧血症的程度分级:轻度10.5~8.0Kpa(80~60mmHg)中度8.0~5.3Kpa(60~40mmHg)重度<5.3Kpa(<40mmHg)2.判断呼吸衰竭类型。I型呼衰:仅PaO2<8.0KpaII型呼衰:PaO2<8.0Kpa同时伴有PaCO2≥6.66Kpa3.指导临床治疗。4.判断酸碱失衡。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的生理

8、调节体内主要缓冲系统血浆及细胞外液:碳酸盐,磷酸盐,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细胞内液:碳酸盐,磷酸盐,血浆蛋白。组织:组织蛋白。骨骼:碳酸盐,磷酸盐。细胞内外离子交换:H+—K+,H+—Na+,HCO3-—Cl-肾脏的调节作用排氢泌氨回吸收HCO3-离子交换:H+—K+,H+—Na+。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的生理调节肺脏的调节作用周围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肝脏的的调节作用氨基酸在脱睃时可产生大量的HC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