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ID:14581884

大小:2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9

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_第1页
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_第2页
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_第3页
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_第4页
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正业一琨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孙杰(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摘要】我国建筑领域,项目业主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为拖欠工程敖.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瓶颈.探讨了信用与信用风险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建筑企业存在信用风险的成园,井提出了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关键词】信用;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建筑企业【中圈分类号】c9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一lO9~(2oo6)o6—0028-03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建设领域信用缺失极其严重,其最主要的

2、表现之一是工程项目业主大量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为此,在宏观层面上政府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整个建筑市场信用体系,风险管理制度等相关体系的建立.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微观层面上建筑企业应该建立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建筑企业通过信用风险管理在掌握业主全面信息基础上对业主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等做出授信决策.另一方面,加强项目施工阶段的合同及合同期内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最后.加快逾期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降低工程款被业主拖欠的信用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稳步发展.l信用与信用风险一般理论1.1信用

3、与企业信用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交易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的财物或服务的能力.信用体现的是一种交换关系,一种支付方式,一种获得交易对方信贷,信用销售或给予对方信贷,信用销售的数量,金额和期限的能力.企业信用也称商业信用,即在商品销售过程中,一个企业授予另一个企业的信用.在工程建设领域,企业信用主要体现在发包人(即业主)的信用和承包人(即建筑企业)的信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承包人的信用,表现为工程质量问题,即承包人能否严格遵守合同上的进度,质量要求.向发包?28?2006年第6期人提供出合格的建筑产品;另一方面是发包人的信用,表现

4、为支付工程款的问题,即发包人能否按时向承包人支付各种工程款项.1.2风险与信用风险所谓风险.是指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实际发生的结果与主观预料之间的差异,并且这种结果可能伴随某种损失的产生.信用风险是指在企业信用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给付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是现代经济体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它直接影响到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在工程建设领域.建筑企业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来自项目业主(即受信方)的工程款拖欠风险.为此.现将以工程款拖欠作为

5、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信用风险而进行研究.2建筑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2.1建筑活动具有项目一次性特点有别于其他工商企业.建筑企业的活动主要是基于工程项目的.而工程项目本身的最大特点是一次性.工程项目发包人基于自己的需要进行招标活动.发包给承包人进行工程项目建设.项目一旦完工,发包人交付工程款,承包人交付工程,交易至此完结.如果没有外部干预,在交易只进行一次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单次博弈(守信还是失信).根据信用关系的博弈模型分析,只有在多次博弈情况下.发包人与承包企业一理人双方才能出于谋求长期利益的最大化.而选择守信.同样,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也表明

6、,交易双方在以后交易中再次相遇的概率越低,存在欺骗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在多次或重复交易中,某一方实施欺骗的可能性和动机会大大减少.这样,单次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发包人不考虑承包人的选择,而出于自身利益,做出失信选择.即选择拖欠工程款项.2.2项目业主失信成本低,法律硬约束缺位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失信的程度与失信的成本是呈负相关的.如果失信所付出的成本高,则失信程度低,即信用程度高,反之亦然.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和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人们对失信现象习以为常.当前我国法制建设尚不完善,失信行为不同于违法行为.项目业主拖欠工程款通常

7、不会受到法律制裁,除非这种行为超越法律界限,也使得项目业主失信成本低.纵观我国建筑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过多重视工程质量问题而对建筑企业进行严格控制.忽略了对业主方的控制.如我国建筑业根本大法《建筑法》中对企业资质的管理规定全集中在建筑企业(如《建筑法》第二十条,二十二条和二十六条之规定),而对业主的资质控制并没有涉及.2.3建筑领域缺乏整体信用体系的建设当前.虽然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明显落后于经济建设.我国现行的信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没有形成配套的制约体系.尤其在建筑领域,信用缺失问题相当严重,信用的缺失不仅

8、造成建筑市场混乱以及约占国民生产总值l0%一20%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