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概述

中国经济地理概述

ID:14582818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中国经济地理概述_第1页
中国经济地理概述_第2页
中国经济地理概述_第3页
中国经济地理概述_第4页
中国经济地理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地理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地理概述经济地理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经济地理课程的学习和课外收集的资料,我分别从自然地理篇、农业地理篇、工业地理篇、交通地理篇来陈述。补充经济发展综述篇和能源工业与环境保护篇。★自然地理篇★一、地形地貌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是亚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世界众多国家中居世界第三。中国南北相距5500公里,东西相距5200公里。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公里。中国大陆的东部和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岛屿5400个,岛屿总面

2、积为3.87万平方公里。中国海岸线总长度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最高一级阶梯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四川盆地构成,平均海拔1000米至2000米。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麓向东到海岸线,地势下降到海拔500至1000米为第三级阶梯。第四级阶梯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水深平均不到200米。全国各类地形的百分比为:山地占33%,高原占26%,丘陵占10%,盆地占19%

3、,平原占12%。西南是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边缘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米。境内还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大兴安岭、长白山等主要山脉;有青藏、黄土、云贵、内蒙古四大高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等三大平原。长江为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300千米。京杭运河长1801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二、气候与自然资源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夏风向更替明显,气温年、日差较大,降水分布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由于幅员辽阔,地

4、形复杂,高差悬殊,因而具有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我国的温带由南向北依次是热带、亚热带,温暖带、中温带、寒温暖带,此外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垂直温带。   中国最北部黑龙江省漠河地区,位于北纬53°以北,属寒温带气候,而最南端的海南省曾母暗沙距赤道只有400公里,属赤道气候,南北各地气温相差十分悬殊。冬季,中国广大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漠河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30℃左右,而此时海南三亚的平均气温却超过20℃。我国冬季气温的特点是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南北温差大。夏季,由于此时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方白昼比较长,获得的光热与南方相差较小,因此,除地势

5、特别高的青藏高原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别不大。   中国大部分地区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比较丰富,但降水存在着地区分布和时间分配不均匀。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并且,多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集中在5-10月,北方雨季短,集中在7、8月。降水量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年际变化很大。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冬季太阳入射角度小,日照时间短,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而且越往北越少;夏季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因而获得的光热普遍增多,且日照时间长。全国共有耕地面积13004万公顷,荒地面积10800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

6、26329万公顷,草地面积40000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6.55%,林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686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6.76亿千瓦,其中可开发量为3.79亿千瓦。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已经探明矿产种类有148种,煤炭储量达9500亿吨。石油、铁、铜、铝、钨等主要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三、人口与行政区划人口12.9227亿(2003年),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城镇人口占40.53%;乡村人口占59.47%。全年净增人口77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9

7、89‰。5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人口主要集中在平原和盆地,男性人口比例稍大于女性,65岁以上人口超过10%,向老年人口趋势发展。全国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地区文化水平差异较大,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居多。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2%,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很广,单集中分布在西北、西南、边疆等地。通用汉语,宗教信仰自由,一般信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中国实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省、市(县)、乡(镇)三级建制,上一级领导下一级。截止2003年底,共有省级单位共有34个,其中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

8、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划单位332个,其中275个为地级市。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60个,其中县级市381个,市辖区830个。共有20606个镇,18593个乡,其中民族乡1167个。城市共有街道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